茶香飘世界 宜宾茶文化综述

宜宾日报 2019-03-13 01:01 大字

[摘要]——宜宾茶文化综述

□本报记者 罗雯心

“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三月的宜宾,茶树漫山遍野,新芽初绽,烟雾弥漫中悠悠扬扬地传来一阵阵采茶歌,采茶女们一边背着背篼在茶园里穿梭忙碌,一边自编自唱,好不自在。

悠悠三千载,戎州茶飘香。宜宾,这座有着悠久茶文化的城市又将迎来一次盛会,宜宾早茶也将再次登上国际舞台,展示它的独特神韵。

溯茶史:悠悠茶香三千载

宜宾是茶文化起源之地。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公元前1022年,宜宾人就开始种植茶叶,宜宾僰人向周武王贡茶,也向历代朝廷呈献过“龙芽茶”“明前白毛尖”等。

《叙永县志》称,“川南饮茶之风始于周时,到汉时行栽培,迄魏晋而大盛。”东汉顺帝时,屏山已种茶树。20世纪50年代,宜宾县黄山发现千年古茶树,高数丈,二人才能合抱。在高县汉王山也曾发现千年古茶树。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南宋蜀地著名的八大“茶马互市”,宜宾城和长宁就占了两个。当时,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它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名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宜宾的诗词歌赋和咏酒饮茶名篇,其中以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为代表。“西来雪浪如庖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苹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这首诗对引人入胜的宜宾茶文化赋予了更加深刻的人文意蕴。

南宋诗人陆游对戎州也是情有独钟,他自诩“戎州陆羽”,可见具有浓厚地方历史文化韵味和鲜明的人文色彩的宜宾茶文化历来深受文人墨客青睐。

品茶香:茶文化浸润百姓生活

说起宜宾的茶文化,不得不提茶馆。

宜宾茶馆历史悠久,解放前夕城区有茶馆181家,那时茶馆既是饮茶、会友、传递行情和排难解纷的场所,又是娱乐之地。(下转第二版)

聚焦第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

新闻推荐

江门镇 院坝会上听民声

本报讯(张港王琳)近日,叙永县江门镇古寨社区联村领导、社区干部组织社区一、二小组群众召开“阳光院坝会”,收集群众诉求的同...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