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超50万元 返乡小伙贫困村里“立体致富”
“现在市场俏得很,昨晚又接了几单。”5月1日,在稻田里忙碌着网小龙虾,马岭镇盘龙村1组的返乡小伙邵泽刚和妻子杨群充满了期待。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夫妻俩终于在家乡闯出一条立体养殖的致富路,年产值达50余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
举家返乡
传统养殖有点“累”
现年30岁的邵泽刚,家住国家级贫困村——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盘龙村。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父亲邵斌和母亲罗中群就携带一家人先后在浙江、广东等地打工,帮助别人养殖肉鸽10多年。细心的邵泽刚在打工中发现,肉鸽一只可以赚10元以上,是条致富的好路子。
2013年上半年,邵泽刚和家人商量后,一家人举家返乡,准备依托家乡农村的资源优势和自己学到的技术大干一场。
说干就干。当年下半年,邵泽刚投入10多万元,并流转当地土地30余亩开起“家庭农场”,建立养猪场和鸽场,引进800只种鸽和10头母猪进行喂养。
“那时经验不足,突如其来的损失几乎让我们血本无归。”谈起之前养殖的不幸,邵泽刚还记忆犹新。2015年6月的一个下午,一场暴雨,让他150平方米的鸽场被吹翻,水泥瓦不停落在肉鸽笼上。1000多只肉鸽因为淋雨受风寒侵袭,几天内全部死亡,一下就损失6万余元。
此外,养猪场的猪粪处理,也成了邵泽刚极为头疼的问题。最初,猪粪都用来种菜或免费提供给邻居用于种植,然而因为太多,只得不停地挑往山上浇灌树木,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举家返乡创业,对于邵泽刚而言,不但没有收益,反而觉得传统养殖有点“累”。
钻进大棚
成功书写黑水虻“繁殖秘籍”
“黑水虻可以有效解决猪粪的环保问题,还可以用来充当喂料,可以好好试一试。”邵泽刚养殖的烦恼问题,在该镇畜牧站站长、盘龙村驻村农技员郑佐刚的帮助下,最终有了转机。
邵泽刚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然而肯钻肯学,经常向郑佐刚学习养殖技术。2016年下半年,郑佐刚引进黑水虻虫卵,不定时给邵泽刚一些,希望他能改变目前的养殖现状。
虫卵的供应毕竟是有限的,邵泽刚萌生了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要想方设法让成虫产出虫卵来。
“小伙子,不用费劲了,我们可以送给你一些。”有家专门为养殖户供应虫卵的公司听说邵泽刚在实验,前来登门拜访,并告诉他培育虫卵只有靠高科技才行,当地的环境是难以做到的。父母也劝他,不现实的事情还是算了,不要做些无用功。
然而,邵泽刚放下手里的农活,一头扎进了大棚内进行研究。起初,让邵泽刚不解的是,棚内成虫满天飞,就是不交配产卵。他反反复复查资料做实验,并认真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情况,每天与猪粪中的幼虫和满棚飞的成虫为伴,从不灰心。两个多月过去了,一次,邵泽刚再次改变大棚温度和湿度进行实验,令他没想到的是,后来,竟然在棚内的一个盆边发现了一枚新鲜的虫卵。
“要让成虫交配产卵,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掌握非常关键,我经常做梦都在想。”指着产卵大棚内密密麻麻飞着的成虫和新产出的虫卵,邵泽刚介绍起用土办法研究出的“繁殖秘籍”头头是道。
邵泽刚用黑水虻成虫成功孵出虫卵的消息,引来云南、贵州等地许多养殖户纷纷前来学习观摩。与此同时,该技术也得到叙永县畜牧局相关人员的高度认可,并将在全县进行推广。
立体养殖
带动大家共奔致富路
“猪粪繁殖出黑水虻幼虫,幼虫用来养鸡,剩余的猪粪则撒在稻田内养龙虾,可以节约40%至60%的喂养成本,真是太好了。”邵泽刚高兴地说。笔者看到,在他家庭农场网格式的养殖场内,分别养殖着猪、鸡、黄鳝、小龙虾、鲫鱼、田螺等,已经形成了“猪——鸡——虾”的立体养殖模式。
“现在一亩稻田除正常种植外,养殖还可以增收近万元,比起以前至少提高8倍以上的附加值。”收获着龙虾,杨群也高兴地给笔者算起增收账来。据介绍,一亩稻田年可养殖300斤小龙虾、50斤鱼鳅、80斤黄鳝、150斤田螺和50斤鲫鱼,按照市场价计算,一亩稻田靠养殖约可增收近万元,30亩稻田约收入30万元。此外,加上年出栏仔猪100头、土鸡1000余只,家庭农场一年产值约50余万元,纯利30万元。
“再过一段时间,我的小龙虾也可以上市了,还得感谢邵泽刚。”据该村6组的蒲伟介绍,今年,他在邵泽刚的带领下,养殖了9头牛,同时,还养殖了6亩小龙虾,预计今年稻田养殖可以增收4万元至5万元。
“只要养殖户需要,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大家。”邵泽刚说。截至目前,他已经成功带动周边10余户农民进行养殖。据介绍,今年下半年,他还将和周边有养殖意向的农户抱团,以现有的养殖模式,流转土地进行连片打造,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特约记者 刘传福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雯心陈旭)4月27日,在宜宾市档案馆媒体开放日活动上,作为“镇馆之宝”的清代档案首次对外亮相。乾隆十二年地契、永宁直隶州传唤经管社积各首士来府议事签、同治年间外国商人运土货往九...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