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龚砂锅:七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龚开贵采访记

四川工人日报 2016-08-30 00:00 大字

砂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炊具,它以独有的特质盛行于中华大地几千年,宽汤文火正是其烹饪的特点。但由于砂锅制作工艺繁琐,利润微薄,导致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即将成为消失的技艺,亟待保护与传承。在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吊洞“龚砂锅”的第七代传承人龚开贵依然坚守传统技艺,目前为川南地区手工制作砂锅唯一的人。

龚砂锅发源湖北孝感,龚家从明朝末年就开始从事砂锅制作,延续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湖广填四川”时,龚家祖先带着砂锅技术来到叙永两河吊洞一带。记者从两河镇坐摩托辗转了大半小时才到达位于半山腰的龚开贵家。龚砂锅从第一代制作人龚联斗传至龚开贵已历经七代,记者刚到他家,就被告知这不是他本来的居住地,他们整个家族,从祖先来到四川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都住在一个名叫“吊洞”的山洞里。“吊洞”的意思即为“用绳子吊着才能下去的山洞”。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翻越一座小山,徒步来到了龚家祖先制作砂锅的吊洞遗址。吊洞高约120余米,洞内径深约5000米左右,进入洞内能够清楚地看到龚家人的祖先在此制作砂锅保留下来的痕迹。19间覆满时代沧桑烙印的旧屋与残壁零星分布在吊洞的斜坡上,一些制作砂锅的工具:漏斗、圆盘、石磨等工具还完好地遗留在原地。龚开贵说道,得益于国家对民间传统技艺的重视,解放以后整个家族几乎没有饿过肚子,“大跃进”期间聘请工人甚至达到了80人,当时叙永县及周边大片地区炼铁的高炉皆是出自龚家之手。记者翻阅地方资料了解,两河吊洞砂锅取用煤层黏土,用煤火高温烧制上釉而成。从选材到制坯,从锻烧到出窑,共有75道手工工序。砂锅耐酸碱,保温能力强,透气性好,适用于炖、煮、煨和煲汤等。用砂锅烹制的食品味道醇厚,鲜美异常,色香味俱全,龚开贵概括为“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盛物不变质”。

在记者要求下,龚开贵演示了制作砂锅的全过程。只见他拿出一些观音土,按三比一的比例和少量的煤灰用水搅拌在一起,成为了黑色的水泥状物,加入煤灰是为了产生气孔,防止砂锅破裂,类似空心砖的原理。接着他用手捏器皿的造型,不一会儿盆的形状就显现出来。龚开贵8岁时跟随父亲一起学习制作砂锅,泥巴和双手已经有了亲人般的默契。作为“龚砂锅”的传承人,龚开贵努力振兴这一非遗传承的事业。在他的作坊里仅有4个工人,因为懂技术的工人已经很难请到了。“虽然大家知道砂锅烹饪出来的食物健康,味道鲜美,但制作砂锅是劳动强度很大的活,好多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技术。”如今,叙永县两河流域一带,几乎无人不晓龚开贵的大名,制作车间也早从吊洞搬到了交通方便的公路边。为保护和传承砂锅烧制技术,让祖传砂锅技术不失传并发扬光大,龚开贵潜心摸索,利用传统的砂锅制作技术,创新制作酒杯、酒壶、花瓶、茶罐等实用器具和工艺品。

捏好了造型,接着就是烧制了。出乎意料的是,烧制砂锅的地方非常简陋,就在龚开贵家门口旁边:两个大坑,一根树干做成的吊杆加上一顶简陋的遮雨顶棚,这里就是成品砂锅诞生之地。因为高温,记者在火炉旁站了不到一分钟就满身大汗,退到远处,而龚开贵却几乎没汗水,似乎没有感受到一波波的热浪,一直不断地翻动着烧得通红的砂锅,不到半晌就烧制好了。

待冷却后,一个黑色,且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砂锅出现在了记者眼前。“刚烧好的砂锅还不能马上用,必须用米汤来煮沸浸泡,清除有害物质后,才能使用。而且没用米汤煮过的砂锅也是要漏水的。”龚开贵解释说。

在龚开贵及全家的不懈努力下,龚家砂锅在2013年被泸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龚砂锅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和泸州两岸阳光非物质文化精品展演,并得到了参展中外华侨友人的一致好评。如今,儿子龚军通过网络平台,已经将龚砂锅销往至河北、湖南、山西、贵州、云南等地,年均销量达万余件。在记者的建议下,龚开贵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申请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他说不管成功与否,砂锅都将伴随他一生。

本报记者 赵渊池 文/图

新闻推荐

小学生撞伤老太 法援三天化纠纷

10月25日,叙永县杨老太的女儿到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希望就小学生罗某某撞伤她一事寻求法律援助。叙永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该案后,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特殊性和她们的经济状况,该案由中心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