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烟区 话烟情 8家主流媒体深入宜泸烟区感受“惠农情怀”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7-26 23:00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讯(常炳文记者 闫新宇)青山如黛,烟叶清香。近日,忙碌的宜宾、泸州烟区迎来了一批客人,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中国烟草》杂志、《东方烟草报》等8家中央、省级和行业媒体记者组成新闻采访团,深入四川宜宾、泸州烟区开展“烟区惠农情”专题采访,全方位了解烟草产业在***、惠农助农上取得的积极成果,切身感受产业带动下烟区发生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宜宾、泸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扣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主线,致力于烟农增收、产业增效、财政增税,为地方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采访组一行先后深入宜宾筠连县蒿坝镇、仙峰苗族乡,兴文县石海顺河烤烟种植家庭农场;泸州叙永县合乐苗族乡、营山镇、摩尼镇联盟村,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等地,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听当地烟农、村组干部谈经历、谈收获、谈感想,全面了解新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情况;实地察看烟叶大田长势及采摘烘烤现场、烟水援建工程建设进程;全方位采访土地整理、育苗棚闲置利用、多元化生产经营等,深刻感受烟区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记者在宜宾采访了解到,当地烟草始终秉承“责任烟草”发展理念,立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精心打造,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扎实开展各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参与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烟区的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工作。下一步,宜宾烟草将依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坚持点面结合、内生驱动,持续强化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烟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建设步伐。

筠连县高坪乡槐树组的村民申世云是出了名的贫困户,2003年在温州打工期间,不慎右臂致残,维权路上虽然打赢官司,但是对方因经济问题无力赔偿,没有达到维权目的。2004年,申世云回家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还曾有过轻生念头。在行业领导的重视下,积极扶持他坚持种烟脱贫,走出了阴霾。2005年,他种烟20亩,当年脱贫见效。尝到种烟收入甜头的他,坚持年年种烟,不断增加种植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2009年被评为省级劳模。今年还将种烟300余亩,预计收入在40万元以上。

在泸州市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当地烟草行业着力夯实烤烟面积基础,规范技术管理,巩固烤烟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提升质量水平促农增收,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共落实种烟乡镇29个、村217个、组747个、农户7500户,种植绿肥(油菜)2万亩,生石灰改良土壤10万亩,农家肥积造70%以上,起埂推进80%以上,为下一步烟叶生产奠定了基础。

走进叙永县麻城乡,“白马洞农家乐”老板娘罗平动情地讲述着她的创业经历。她说,以前她和老公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如今筹资5万余元,加上烟草公司6万元的扶持资金,把自己家300多平方米的普通住房改建成现在的具有民风特色、一楼一底房屋,开起了当地第一家融食宿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今年3月,仅菜花节期间,就接待游客200多人,盈利在3万元以上。“对于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去想,过去去县城要2个多小时,现在只需40分钟,在烟草公司支持下,我们村里修起了条条道路,打开了致富之门,建起了美丽新村。”罗平说。

据介绍,此次“烟区惠农情”集中宣传报道,是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015年以来开展的第七次大型媒体采访活动。通过邀请媒体走进烟草、宣传烟草,四川省局(公司)建立了成熟的企媒联系机制,打通了行业内外交流渠道,向社会传递了烟草正能量、发出了烟草好声音。

新闻推荐

暴雨·图说 30米挡墙守住700户居民安全

21日傍晚开始,叙永县普遍出现雷雨天气,永宁河涨起洪水,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中城社区上百群众自发组织,5个小时修起30米挡墙挡住洪水。(刘传福摄影报道)...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