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大河村有了自己的村歌 永宁河畔话振兴 《大河奔腾》诉心声

泸州日报 2022-04-14 09:50 大字

□ 周超文 梁龙海 本报记者 李界

“永宁河浪花一朵朵,大河村人唱新歌,产业园里产业旺,藤藤菜地长出好生活,大河欢歌波连波,幸福日子红火火,家门口上班老少齐欢乐,村企和谐前景多广阔,大河欢歌千山过,文明风尚广传播,家风民风质朴又纯和,希望的田野生机正蓬勃……”

近段时间,一首讴歌家乡美的《大河奔腾》村歌,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关注。质朴的歌词,优美的曲调,唱出了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这首村歌唱的是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的产业发展和文明乡风,也是纳溪区第一首村歌。

壮大集体经济兴业富民

大河村地处纳溪区城郊,奔腾不息的永宁河绕村而过。近几年,大河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发展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首要工作来落实。

中国西部竹产业园区坐落在大河村。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村集体资产公司职能,针对中国西部竹产业园区企业在物管、保洁及园区维护等方面需要购买社会服务的实际,由村集体资产公司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后,成立专业的物业、保洁和维修队伍,将园区企业的物管和保洁等工作全部承接下来。此举既服务了园区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直接促进了1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靠着中国西部竹产业园区,这两年,大河村集体资产公司每年收入都超过300万元。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民钱包也鼓了起来。由此,大河村党总支又依托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规模发展1000亩早春大棚藤藤菜和枇杷等特色产业。尤其是枇杷产业,村里除了走体验采摘农旅融合之路外,还鼓励村民在枇杷树下喂养“订单家禽”增加收入。

目前,大河村村民靠着藤藤菜和枇杷等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3万元。

幸福生活催生《大河奔腾》

这几年,大河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入户便道,建起了文化广场;村民住上了好房子,出入都有车代步,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大河村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设立“春笋助学金”,每年奖励全村优秀学子;每年评选“孝老爱亲”等榜样,并进行广泛宣传,深化家风家训建设;请人为大河村写了《大河赋》……

“日子红火起来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必须要赋予新内涵。”大河村党总支书记刘勇说,大河村是纳溪屡获全国大奖的山歌《撵野猫》的发源地,现在村民靠着党的好政策增收致富了,(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丹艳路幼儿园举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仪式

4月1日,江阳区丹艳路幼儿园举行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该园负责信息技术培训的施林叶就...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