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临港片区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开新局 探新路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
2021年,酒城泸州可谓喜事连连: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泸州迎来“高铁时代”;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的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
川南临港片区面积不大,自2017年4月揭牌至今,不到5年已累计形成389项创新成果,其中6项创新成果获全国推广或表扬、23项经验获全省推广,着力“为国家试制度、为四川建窗口、为地方谋发展”。
2021年,这块“小小试验田”持续发力,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突出重点推进“创新、开放、发展”三大工作主线,全年形成50项创新成果,4项获全省推广、6项获泸州市推广,一个个首创举措在这里实施,一个个新名词在这里变为现实。
改革创新的成效与活力不断释放,在多领域激发澎湃之势,川南临港片区以仅占泸州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创造了全市超1/2的外贸进出口额,依托川南临港片区改革红利,泸州港进口粮食业务量稳居长江上游港口第一位。
□蔚枫 匡科 【图片由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提供】
制度创新再上新台阶
4项成果获全省推广、6项成果获泸州市推广
“办理企业开设手续,只提供1份申报材料,签订1份承诺书,当场可领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近日,泸州临港文创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倩茹感叹,自己第一次体验“准入即准营”清单制,没想到这么迅速。
高效的背后,是川南临港片区推动制度创新的全力出击。川南临港片区探索的“准入即准营”清单制推行后,申请人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即可当场领取相关许可证,办理时限较原来平均减少12.8个工作日。这项成果去年7月在全省推广,仅泸州就有300多家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去年,包含上述成果在内,自选“套餐式”办证、悬赏全覆盖执行机制、医保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等4项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同址同业主体变更告知承诺制、增值税增量留抵即报即退服务、政务服务“跨省联办”等6项创新成果作为川南临港片区第九批改革试点经验在泸州市推广。
自贸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国家赋予“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的使命和职责。研究去年的制度创新成果,可以发现,川南临港片区立足内陆水港特色,重点围绕“海关、海事、金融、税务和政务服务”五大领域改革探索,破解系统性、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改革探路,为发展护航。
开放平台能级大幅提升
进口粮食业务量跨越式增长 综保区贡献泸州市近四成进出口总额
寒冬时节,泸州港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内忙得热火朝天:一台台专用自卸车、灌包机、筛选机运转着,执行进境粮食过筛灌包任务;一个个车辆通道式自动喷淋消毒处理系统、放射性监测系统,助力提升场地服务管理质量。
让寒冬变得温暖的,是进口粮食贸易企业的握指成拳,更有进口粮食业务量的跨越式增长。
看聚合之势。目前,厦门建发、华西希望、奥瑞佳等20余家企业扎根泸州,服务于成都、泸州及周边区域的酒类、食品加工产业,进口粮食逐步从通道经济向本地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动进口粮食物流、贸易、加工全产业链聚合。中海粮油项目获批“专用型保税仓库”,川南临港片区协调成都海关、泸州海关完成保税仓容增设,有效避免江海联运导致的企业保税仓容虚拟占用,打破业务发展瓶颈后,去年企业年进口量达7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中信建设150万吨进口粮食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将通过泸州港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口中亚、东欧、北美洲等地区的小麦、玉米,在综保区内生产加工混合、配合饲料,辐射西部市场。
看发展之势。据川南临港片区统计,进口粮食品类从单一的高粱品类发展到高粱、大豆、豌豆等多品类聚集,进口来源不断拓展,业务量从2015年的3万吨到2019年15万吨,再到2021年77万吨,稳居长江上游港口第一位。
川南临港片区也在为进口肉类业务常态化运营蓄力,持续深化特殊商品进境口岸平台功能。去年9月,川南临港片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首票进口西班牙五花肉,通过江海联运模式从西班牙瓦伦西亚港发运至泸州,顺利完成通关防疫和市场流通等全部工作后,分拨至成都市场。
全力推进泸州综保区加快建设。2021年1月,泸州综保区封关运行,引导大宗商品集聚,汽车零配件、塑料粒子、稀土“三大货源”业务量稳步提升,红酒、醋酯纤维、椰丝等特色产品实现新突破,去年泸州综保区内进出口总额42.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6.8%,区域带动成效显著。
泸州水运临时开放口岸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泸州港货物吞吐量累计347.9万吨、增长32.2%,集装箱箱量17.2万标箱、增长10.9%。
快马加鞭搞建设的还有跨境电商综试区。2021年新增跨境电商备案企业17家,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3.15亿元,是上一年的2.8倍,落地“保税速配”进口消费新模式、招引四川鲲志“自行车生产及跨境电商出口项目”,建成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去年10月,泸州自贸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被四川省商务厅评为2021年度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
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
推动重点项目与产业快速落地、推进和发展
作为泸州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恒力(泸州)产业园纺织一期全面投产,纺织二期陆续投产,日产高档纺织织物100万米,累计产出高档纺织织物2亿多米。待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300亿元,年利税约20亿元,解决就业1.5万人。
该重点项目是川南临港片区快速推进的案例之一。去年实施重点项目41个,全年完成投资126亿元,如华景光电液晶屏全自动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建成,现已投产。
川南临港片区推进产业招商快速落地。去年,川南临港片区新引进保税供应链和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企业20余家,新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进口粮食加工等主导产业链生产企业(项目)16个。其中,新康意预涂膜新材料、深圳通越液晶显示器全产业链生产项目、玟晶光电液晶显示屏全产业链生产项目等加快建设,深圳新邮实业保税供应链服务等项目已正常开展业务。
川南临港片区还助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以京川、龙芯微、华景光电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增长18.1%;以中海沥青、合盛硅业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增长47.7%;以中海粮油、青岛啤酒、上药控股等为核心的食品医药产业快速起步,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增长38.7%;以泸州综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为依托的国际贸易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增长26%。
展望未来,川南临港片区信心十足。“2022年,川南临港片区将进一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试制度、畅贸易、快物流、兴产业,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示范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型经济重要增长极,努力为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泸州市持续深化水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简放鹏水资源在水利事业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落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部署,迫切...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