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点 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高地 学习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 本报评论员 黄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突破40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如何实现泸州未来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答案是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泸州向着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迈进的总目标,就如空中楼阁。而实施工业延链强链补链行动,既能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让“泸州制造”形成优美的“微笑曲线”,更能有效弥补泸州市“经济结构还需优化,民营经济活力不够,优势特色产业链不长,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深”的短板。
怎么与时俱进抓好产业链建设?除了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更要解放思想、科学巧干,用好决策、思路和制度,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点。
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点,必须狠抓产业重点,“强”出竞争力。产业重点在哪里?市委报告归纳出白酒(食品)、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能源化工、纺织新材料、绿色建材产业“七大工业产业”。围绕重点产业,要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统筹抓,找准比较优势、薄弱环节、发力重点,“一链一策”针对性地强链,推动双轮驱动、协同发展。要统筹抓好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以及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建立配套企业培育升级资源库,打造更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补链企业。要以大数据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扩大产业“朋友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点,必须实现产业贯通,“延”出附加值。怎么做好延链?首先,要抓好工业强链与多链互动,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创新链等多链融合、聚链成圈,突出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以人才链提升产业链。其次,要统筹抓好三产融合与人城产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系统推进人城产融合发展,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同时,还要做到产业特色突出、招商项目精准、产业转型先行,确保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条产业链,延伸壮大出新的产业集群。
找准“延链强链补链”着力点,必须补短板促发展,“补”出新功能。补短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坚持“链条式培育、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一方面,放大产业聚集“磁场效应”,大力推动全产业链的建设,突破关键“卡脖子”环节,引进高端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做强配套产业链条。另一方面,要坚持延链招引与做优存量统筹抓,把企业和项目放在完整产业链中去思考布局,更加注重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性,高质量补强重点产业链条。此外,还要强力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以“负责思维”,在加强监管中优化服务,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实施工业延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高地,会充满各种挑战和考验。全市上下要以战略定力、坚强韧劲,强化举措、久久为功,助力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奋力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愿景图”变为“实景图”。
新闻推荐
江阳区耕地动态监测暨耕地卫片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采取硬措施 保护好耕地
本报讯(陈安军记者李家平)近日,江阳区耕地动态监测暨耕地卫片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耕地。会...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