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资助过多少学生 她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崇华

川江都市报 2021-11-27 11:31 大字

张崇华的家里有一间专门的房间,是留给她资助的孩子们住的。平日里,张崇华会把房间打扫干净。

她是明灯,捐资助学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她是家人,特殊的缘分让她和孩子们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1968年,张崇华开始了“捐资助学路”。53年来,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贫困孩子上学的希望。

近年来,泸州市不断深化先进典型引领,常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的“荐、评、议、学”等活动。2021年11月5日,张崇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是泸州市获得该荣誉的第三人。

◎ 记者 张婷/文 阮春华/图

她是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1942年,张崇华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张父的修锁手艺勉强维持。

到了上学的年纪,张崇华眼巴巴看着同龄人背上书包去学校,她只能悄悄哭泣。在周围邻居和好心人的帮助下,9岁的张崇华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课堂,拿起书和笔,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张崇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学校考虑到她的家庭条件,为她免除了学费还申请到了助学金。在大家的帮助下,张崇华顺利完成学业,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成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

1968年,参加工作第3年,张崇华在马岭乡(今江阳区丹林镇)下乡收税途中偶遇一个小女孩,8岁了还没有上学。“我们家没钱读书。”看着流下眼泪的孩子,张崇华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孩子的眼泪深深地触动了她。“我有工资,虽然少,但是你的学费也不多,我有能力帮助你。”

那时,张崇华每月工资27.5元,学费是3元多。当即,她决定捐助孩子上学。征求孩子父母同意后,张崇华跟当地小学校长联系,把孩子送进了课堂。交学费、买学习用具、买衣服……张崇华经常去看望孩子。

后来,小女孩考上了师范学校,她去上学的第一天,张崇华特地请了假送孩子走进了另一个课堂。毕业后,小女孩走上了教师岗位,教书育人。

在张崇华的指引下,小女孩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一名县里的教师,还当上了教导主任。

张崇华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这些年来,在张崇华的资助下,许许多多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孩子们有的已经工作,有的已经成家有了孩子,有的孩子的孩子都已经上大学,有的已经退休。”张崇华说。

她是家人他们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在资助了第一个困难孩子后,张崇华开始了她的漫漫“助学”路。

从2015年起,张崇华开始实施持续资助大学生计划,每年新增1名贫困大学生直至对方完成学业。

资助每个学生前,张崇华都会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家里“交底”,让大家看看自己的家庭环境,了解自己的想法。“我家里不富裕,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愿意一直资助你们。我不需要你们任何的回报。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以后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能够改善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张崇华告诉孩子们。

在张崇华看来,自己捐资助学不过是平凡之举。但在资助过程中和孩子们的交往,她收获了很多感动。

资助大学生计划中的第一个孩子是和张崇华接触时间最长的孩子,张崇华叫他“小幺幺”,孩子叫张崇华“奶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小幺幺很乐意和奶奶分享。前些年,小幺幺交往了个女朋友,女朋友让小幺幺保密双方关系,不能和父母讲。小幺幺忍不住喜悦给奶奶打电话。“奶奶,我有女朋友了!但是不能给父母亲讲,要保密。”“那你怎么给我分享呢?”“女朋友说不让给父母亲讲,但是没说不能给奶奶讲呀。”听到这话,张崇华内心触动,眼睛泛红。

小幺幺大学毕业,郑重邀请奶奶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一起拍毕业照,见证他人生的重要时刻。

“孩子们把我当成了家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分享给了我。我也把他们当成家人,他们就是自己的孙子孙女。”张崇华说。

张崇华的家两室一厅,其中一间房是专门留给孩子们的。每年寒假暑假,“孙子”“孙女”们都会回到这里住上几天陪伴奶奶,大家一起包饺子、做饭、周边游,过年吃团年饭。

捐资助学成就了特殊的缘分,张崇华和孩子们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设立基金让一个张崇华变成千千万万个张崇华

多年以来,张崇华对自己很“抠”,直到现在,她还住在40年前的老房子里,一个搪瓷杯用了30年还继续用,身上的棉袄是10多年前买的。她生活清贫,但内心富足。53年来,花了多少钱,资助过多少人,张崇华说自己早已经记不清了。

泸州市文明办的推荐下,2021年11月5日,张崇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是泸州市获得该荣誉的第三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从小到老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也应该帮助别人,报答党和人民。其他的事我做不来,也没有能力,资助孩子们读书就是我能做的事。我希望这份爱能延续下去,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让更多孩子读好书。”张崇华说。

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崇华之家”工作室、“崇华爱心驿站”相继成立,引导并聚集着更多力量帮扶贫困学子。

2020年底,为了让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以实际行动投身公益事业,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泸州市分会名下设立“崇华爱心专项基金”。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扶贫、济困、助学等公益项目,让一个张崇华变成千千万万个张崇华。

截至目前,基金已筹集20万余元,已对纳溪区4个中小学校、51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进行捐助。

“捐资助学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崇华爱心专项基金’,一起延续这份爱心。”张崇华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一份份温暖正在不断传递、不断延续。

新闻推荐

以“精英教师、精品课堂、精细管理、精致学校”为发展愿景,兆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 精品初中 一流小学

□本报记者刘校宏泸州市兆和学校前身系龙马潭区下大街小学校。1945年,联立保校成立;上世纪70年代,学校更名为劳动街小学;2005...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