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燃梦想 创新引领成长 泸州市大北街小学打造“机器人教育”特色名片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指导,以机器人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普及”+“竞赛”的方式,不断挖掘和培养出一批科技创新苗子,并屡屡在市、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创下优异成绩……近年来,泸州市大北街小学以科技兴校,逐渐形成了以机器人教育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特色,并于2017年被评为了泸州市科技示范校,成为江阳区乃至全市一张闪亮的科技教育名片。
课题为引领聚焦核心素养
近四年的探索与研究,大北街小学的区级科研课题《“STEAM+P”理念下小学机器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于日前顺利进入结题阶段。结题报告会上,该课题研究小组向评审专家组详细介绍了课题自立项以来进行的反复实践与成果推广情况,并获得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该课题主研人员、学校科技社团指导老师徐焱清告诉记者,机器人教育以人工智能为导向,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等多学科知识的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自四年前学校成立机器人社团,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机器人普及教育以来,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活动开展中,学校着手进行了区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并进行了持续四年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STEAM+P”理念下小学机器人课程开发与有效实施的策略,进而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截至目前,该成果已在市内外学校进行了 10 余次推广,该校也成功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同时,该校学生多次在市、区级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其机器人科技实践成果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三等奖。
课程为指导打造特色教育
如今,大北街小学的机器人教育能够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自身特色,除了学校科研团队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学校对机器人教育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据介绍,大北街小学专门购进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打造了 WER 编程活动室、Scratch 创客工作室、积木机器人搭建园地、搬运机器 人社团活动场地;健全制度,初步建立了机器人教学的三级管理系统(领导小组、中层管理组、 年级组),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同时,该校科教团队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该校的机器人教学校本课程,实现机器人科技活动课程化和教程化,更好地促进了全校机器人教育的普及。
据悉,大北街小学的机器人教学校本课程分为环境浸润的隐形课程、活动课程、日常教学普及性课程、竞赛类课程等板块。从2018年起,该校就以“普及”+“竞赛”的培养方式,首先在五六年级开展普及教学,进而推进到三四年级。在此基础上,该校通过“三晋级”教学方式,开展校园机器人一级教学’,区竞技二级教学,市级、省级竞 技三级教学,从中选拔出竞技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该校的机器人教育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了分层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满足了特长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社团为载体延伸课堂知识
“我校的机器人教育能够取得如此成就,还得益于学校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科技活动社团。”徐焱清告诉记者,该校的机器人社团是全校学生社团中影响力最广泛的一个社团。社团成员主要来自该校三至六年级热爱机器人的学生。目前,该社团有成员240余人,由学校的3名科学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机器人社团活动旨在通过“延伸课堂所学知识,努力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同学们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于社团活动中。
作为该校“四点半课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机器人课程安排为每周二至周五下午的“四点半课堂”时间,学校为社团开设了太空探索、人机对战、赤壁之战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经验与知识,让课堂学习和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展了他们的兴趣,又促进了课内学习,激发了学生们科技创新的热情,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更体验到了项目成功后的无比自豪感、喜悦感。
“我们希望在今后的社团活动中,能够设计出更多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的项目任务,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徐焱清如是说。
川江都市报记者 何晓梅
新闻推荐
“圆梦助学”工程暖人心 泸州市680名残疾人大学新生、残疾人子女大学新生领到助学金
本报讯(记者梅影)近日,市残联为泸州市680名残疾人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子女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据悉,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