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镜头” 聚焦向往的生活
市民在文轩书店阅读书籍。记者 牟科 摄
五年来,泸州市以新发展理念,全力融入国省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以城市提质攻坚行动为抓手,奋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山水美丽城市”。
五年来,城市功能提升、城乡并肩发展,宜居品质提高,增进了百姓的福祉。从主城区到乡镇,宜居泸州,正呈现在眼前。◎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截至目前
泸州市2019-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计划改造115个,已完工112个,惠及居民约2.2万户。2021年计划改造150个,已全面开工,惠及居民约2.4万户。
到“十四五”末,泸州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将基本完成。
近年来,泸州市全面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成功打造和培育了一批养老品牌、养老机构。
2020年,泸州市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
截至2021年6月,泸州市共建成投入使用24小时城市书房18间,增加公共阅读面积3500平方米、阅览坐席1100座。
切片一
老旧小区的新生活
11月4日,走进位于童家路2号的市委党校宿舍小区,这里看不到连绵阴雨的痕迹,地上没有积水,路面也没有青苔。这里的老旧小区改造,除附属工程以外,其他均已完成。
在这里住了20年的徐文清,最满意的就是这地面,平整不说,下雨也不湿滑。以前,85岁的徐文清和91岁的老伴很少出门,就怕摔跤。老人说,以前小区坡坡坎坎,破烂还不平整,加上小区里树木茂盛,地上长期有青苔,路灯也不亮,经常有老人和小孩在小区摔倒。
如今,老旧小区变了模样,原来的地面换成了毛面花岗石、透水混凝土,不平整的坡坎改成了平地,以前杂草丛生、被居民用来种菜的绿地建起了凉亭,空地上还安装了健身器材,亮起了路灯。楼道里粉刷一新,更换了不锈钢栏杆,墙上的“蜘蛛网”也不见了踪影。
改造后,家住底楼的徐文清时常推着轮椅带着老伴到小区里走走。特别是晚上,沉寂的小区热闹起来,孩子们在空地上嬉戏,凉亭里、长椅上坐满了聊天的邻居,徐文清觉得这样的小区才有生气。连子女们回来看望,都称赞小区改造得真不错。
改造后的小区,对租住户杨永芳来说是“赚了”。杨永芳是一位清洁工,因为收入不高,两年前特意寻了这处月租只要六七百元的房子,但这里设施破旧,也没什么环境可言。
杨永芳没想到,住进来不久,就遇到这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如今,她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现在这里租房俏得很,我这个价格能租到这里的房子实在是太划算了。”杨永芳说,现在小区环境改造得这么好,住着也舒心。
白招牌社区工作者晏翔介绍,住建部门一边征求居民意见一边改造,绿地改凉亭、坡坎改平地等多个细节都是参考居民的意见。因此,小区居民很满意现在的改造效果。
改造的样子,正是小区居民期待的样子。以前小区没有公共厕所,连小区保安上厕所都要往外跑,非常不便。小区居民黄正权在改造中提出将杂物间改建为厕所、更换破旧大门等,如今这些建议都变成了现实。
记者从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泸州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共有1171个,涉及居民约16.5万户。2019年-2021年,共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65个,涉及居民约5万户。
切片二
就近养老的悦生活
粉蒸肉、四季豆烧鸭子、上海青、萝卜丝、土豆丝、豆腐汤……嚼着软烂入味的粉蒸肉,向应成老人连夸这里的饭菜好吃、合口味。这里是位于星光路的大山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自今年4月试运行以来,开办的社区食堂为周边老人和社区群众提供了方便。
11月4日上午11点30分,社区老人陆续过来用餐,他们吃的是这里特别供应的老人餐,菜品新鲜,菜谱讲究。底楼的餐厅环境非常漂亮,临街的落地玻璃,卡位式的现代餐桌,明亮的灯光,让人心情愉快。
85岁的向应成和老伴尹崇国同龄,是社区食堂的常客。近3个多月来,夫妻俩每天都会过来用餐。作为高龄老人,他们享受这里的特惠价(每餐15元),包括两荤三素一汤。老伴尹崇国很喜欢这个食堂,因为“没有辣椒,适合老人吃”。向应成说,老伴但凡吃一点辣,便会咳嗽不止。
对向应成这对高龄夫妻来说,能在家门口用餐,为他们解决了老年生活中的一大难题。每天步行四五分钟,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可口饭菜,每天不重样,而且“还不用洗碗”。向应成说,年龄大了就不愿意买菜做饭了。此前,小儿子每天中午做好饭菜给他们送来,现在家门口有了社区餐厅,吃饭问题就不用孩子操心了。
社区餐厅不是老年人的专场,还为周边群众、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接近中午12点,附近的上班族鱼贯而入,这里价格实惠的自助餐吸引了他们。周末、节假日,还有不少学生过来就餐。
该服务中心院长张小花说,社区餐厅目前开设中午、晚上两餐,每天接待100人次左右,其中社区老人占三分之一。对一些身体不便、特殊家庭的老人,社区餐厅还会送餐上门。
这里不只有社区食堂,还是养老服务中心。张小花说,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等服务。有的子女上班不能照料老人,或者临时出差、旅游,可以把老人送过来短时照料或托养。
近年来,泸州市全面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成功打造和培育了一批养老品牌、养老机构。2020年,泸州市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
切片三
闹中取静的阅生活
11月5日上午10时,摩尔商城24小时城市书房已有30多位阅读者,他们中大部分是来此备考的。240平方米的城市书房,在闹市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静谧的阅读空间。
书房一角,一位大男孩正在专心解题,工作人员说他每天都来。大学毕业的小蒋,是在工作一年后决定考研的,从今年3月起,他每天都要往城市书房跑。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考试,小蒋在城市书房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上午9点到晚上八九点。
小蒋说,这里的环境有一种让人安心读书的力量。虽然家里也为他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在家中太放松,无法做到高度自律,学习效果也不太好。为此,家住蓝田的小蒋每天坐半小时公交车来到水井沟的城市书房,打卡备考。他说,如果蓝田也有城市书房,就能在家门口学习,那就更好了。
备考税务师的吴琼,也在这里学习。住在江城的她,步行10分钟到达城市书房,很方便。因为开工作室,时间相对自由,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来这里看书学习。距离考试只有几天时间,吴琼觉得时间越来越紧迫,只有在城市书房,没有孩子等琐事干扰,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泸州市图书馆宣教科工作人员袁婷婷介绍,摩尔商城24小时城市书房是目前泸州市老商业圈唯一一座公益性书房,也是全市人气最旺的城市书房之一。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往往一座难求。
随着城市书房在市井街巷延伸,这种时间更灵活、更自助、更开放的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市民不同时段的阅读需求,为全市打造“15分钟文化阅读圈”奠定了基础。
记者从泸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泸州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建设城市书房。截至2021年6月,全市共建成投入使用24小时城市书房18间,增加公共阅读面积3500平方米、阅览坐席1100座,泸州市城市书房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新闻推荐
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联合泸州市江阳区助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泸州市江阳区星星社会服务中心,召开四川省第二批城乡...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