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美丽城乡 宜居宜业 ●泸州已初步形成快速、主干、次干、支路相匹配的城市路网体系。
近年来,泸州市深入实施城市公园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图为绿意盎然的泸州国窖长江大桥区域。本报记者 阮春华 摄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6年的10.5平方米增加至2020年的14平方米,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全市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6个,惠及居民约20000户。
●已形成“都市区+城镇组群+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梯次发展、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
数据看城乡
□ 本报记者 李家平
五年来,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融入国家、四川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山水美丽城市。
城乡并肩发展,增进了百姓福祉。从主城区到乡镇,宜居宜业的泸州,呈现在眼前。
城市功能大提升
11月2日,泸州主城区下着绵绵细雨。泸州长江六桥的施工现场,约180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在冒雨为3个主塔浇筑混凝土、安装钢锚箱。
平时,工人们节假日不休,坚持施工、抢抓进度,要让长江两岸的组团早日更加紧紧地“牵手”。
泸州长桥六桥将是泸州二环路最后通车的一段,共有5座桥塔。
市建管一中心副主任黄金河指着正在施工的、最高的4号桥塔说:“它的设计高度是186米,目前已经完成了114米,预计明年5月可以完成并且封顶。整个主桥将在2023年通车。到那时,泸州二环路就完全通车了。”
泸州二环路覆盖主城区,可以加强泸州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并为各组团提供快速通达和集散交通功能。
2016年以来,泸州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约290个,新增跨江桥梁2座、城市道路424.68公里,已初步形成快速、主干、次干、支路相匹配的城市路网体系。泸州的城市功能在不断完善,已全面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白加黑工程;9个公共停车场投用,新增公共停车位3500余个;建成12处人行过街通道,主城区人行过街通道增至50处。
一个个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犹如一串串音符,合奏出泸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激越乐章。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公积金按月提取可提多少?何时生效、到账? 泸州公积金中心官方解答来了
11月3日,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委托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本市住房公积金贷...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