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颜值、品质不断提升 环境美了 文明行为多了
人让车、车让人已成为文明常态。本报记者 李界 摄
□ 本报记者 李界
9月13日下午5时许,在酒城大道一段佳乐云岭十字路口,一道谦让的文明风景线格外吸引眼球:车辆驾驶员见人行道上有路人经过,远远就刹住了车,让行人先过;见公交车、小轿车停车让行,斑马线上的行人牵着小孩小跑通过斑马线……近年来,在泸州市主次干道各路口,人让车、车让人已成为文明常态。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泸州市主次干道不断完善设施,营造浓厚文明氛围,环境美了,文明行为多了。
在次干道钓鱼台路康馨花园外墙上,节约用电、“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弘扬法治精神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龙透关公园公厕周边道路显眼位置,设置有公厕标识;在酒城大道一段,道路干净平整,步行道路边垃圾分类箱间隔放置,下班的市民迈着欢快的步伐归家……“现在大家的文明素养更高了,打扫路面卫生的难度下降了。我们发现路面破损等都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很快就会修整。”负责酒城大道一段南阳花园段的环卫工人王君富说。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中,全市城管系统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成立了环境卫生组、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组、公共秩序和市容秩序组3个检查督查组,共9支队伍,对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和公益广告等内容进行督查整改。同时,针对主次干道等抓实网格化管理,加强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110名网格人员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履行好各自职责。以专项行动整治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整治,严控道路扬尘、夜间施工噪音污染,加强户外广告清理,开展窨井盖专项治理。在春节、“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全方位开展城市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专项行动治理背街小巷、安装修复井盖、修复路灯设施等,使主次干道等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安全。
文明城市建设,需久久为功。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中,全市城管系统深入推进“街长制”工作,各网格街长分时段对管辖街巷开展全面巡查,做好城市问题源头信息采集,对责任路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置,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做好劝导和宣传工作。目前,泸州市共有812条街巷实行“街长制”管理模式,建立“街长制”公示牌共386块。
一系列举措,提升了城市颜值、城市品质,进一步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森波)9月13日,记者从泸州市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