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试,泸州小伙被骗两万多元 警方提示:网络诈骗谨记“五个一律”

川江都市报 2021-04-27 00:35 大字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近日,25岁的小刘懊悔不已,只因自己的一个举动,被网上一家信贷机构骗了两万多元。

刘先生说,自己被一家网上信贷机构通过电话以其银行卡被冻结进行诈骗,要求他偿还3万余元,在两次转款共2万余元后才恍然大悟,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时好奇

试试网贷平台借款能否到账

刘先生没事总喜欢在手机上浏览各种网贷平台,此前一直是“只看不贷”,仅仅为了解一下自己的借款额度到底有多少。

4月23日上午,刘先生玩手机时偶然看到小额贷款弹窗广告,便点进网页浏览了一番,根据操作提示下载“钱程无忧”APP进行操作。按要求,刘先生上传了个人身份证照片,填写了手机号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我不缺钱,原本也没打算在网贷平台上借钱。那天鬼使神差地想看看借款究竟能不能到账,反正到账后立马还款,借一天也产生不了什么利息。”于是,刘先生点击了“立即借款”,申请了3万元借款。

没过多久,刘先生的微信上有一名自称是“钱程无忧”借贷公司的客服添加他为好友,“客服”发来了公司的借贷合同,刘先生便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客服”人员告诉刘先生,他在输银行卡号时少输了一个数字,因银行卡号错误借款被卡住,但借款以及利息已经产生,必须重新输一次银行卡号,另外还要缴纳9000元的解冻保证金。“客服”承诺,9000元保证金与3万元借款会立即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无奈之下,刘先生再次输入银行卡号,并按对方要求转出9000元到指定账户。

“对方钱都还没转出来,咋会产生借款和利息?只要自己冷静一点,稍微仔细想想,完全能识破对方的把戏。”回想此事,刘先生发现借款过程疑点重重。

两次打款

转出两万多元才发现受骗

几分钟后,刘先生没有等到3.9万元的到账,等来的却是“客服”的再次提示:因为您多头借贷的原因,根据信贷中心反馈,您需要再打一笔11750元进行虚拟流水对刷,对刷流水后就会恢复放款,您前后打的两笔款将连同3万元借款一并到账。

“莫非是因为我之前浏览过其他网贷平台,但我并没有借过一笔款,难道这也会影响我的信用?”刘先生将信将疑,感觉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但在“客服”人员的一再忽悠下,刘先生又将11750元转至对方指定账户上。“尽管我已经有所怀疑,但想到如果不继续打款,之前的9000元就打水漂了,干脆再赌一把。”刘先生说。

果不其然,刘先生依旧没收到借款,“客服”人员给他埋下了第三次陷阱:“亲,系统显示,您曾经不止向一家机构借过款,起码超过三家以上,说明您的资金需求方面出现了较大困难,我们有理由怀疑您的还款能力。因此,您还需要提供1.3万元保证金”……此时,刘先生终于恍然大悟,立即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

警方提示

网络诈骗谨记“五个一律”

派出所民警告诉刘先生,这肯定是网络诈骗,而且很可能是境外犯罪组织所为,他们将服务器设在境外,查起来难度相当大。

“我们通过全国公安系统联网发现,前几天在山东也出现了完全一样的案子,APP的名称相同,诈骗的手法也一模一样。”该民警表示,诈骗分子都是以“银行卡号少输了一位数”为借口,一步步给受骗人设下圈套。

警方提醒,网络诈骗要谨记“五个一律”,远离贷款类网络诈骗。网站推广办理贷款,一律是贷款类诈骗;添加QQ、微信客服办理贷款,一律是贷款类诈骗;扫描二维码下载所谓金融、财富APP,一律是贷款类诈骗;转资金给对方做资金流水、提高信用,一律是贷款类诈骗;缴纳“保证金”“保险费”“解冻费”,一律是贷款类诈骗。

新闻推荐

梓橦路小学 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讯(刘玉梅)近日,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校四年级师生前往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期间...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