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药材村” 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第一书记杨均帮扶古楼村发展产业小记
□ 周超文 邱有义 本报记者 李界
1月24日,在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中药材产业示范园,虽时值隆冬,但一种名为黄精的中药材依然一派翠绿,长势喜人。正在地头查看黄精长势的产业园负责人廖龙福高兴地说:“我们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在短短3年时间内成为声名远扬的‘药材村’,多亏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均的努力呀。”
多方奔走
订单种植中药材
今年50岁的杨均是纳溪区农业农村局的一名职工。2017年7月,受纳溪区委组织部派遣,杨均到平均海拔近700米的古楼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虽然2016年全村已整村脱贫,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依然让杨均伤脑筋。
到古楼村后,杨均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制约村里发展的因素。走访中,他很快就与村干部、村民打成一片。杨均知道,想要改变古楼村的现状,还需要找出真正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借助于产业扶贫改变面貌。
古楼村的农业结构单一,土地资源也比较有限,如果种植传统的农作物,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益也低。“之所以想到种中药材,是因为古楼村海拔高,森林覆盖率高达80%,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具备种植药材的优越地理条件。”杨均说。杨均在3年时间内筹集到上千万元资金,新修和加宽12.5公里水泥路,改善古楼村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条件,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村民脱贫后持续增收的“后劲”产业来抓;从重庆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和林地1200亩,建成古楼村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引种黄精、白芨、连翘和金线莲4种药材。
为确保种植的中药材品质和群众增收,杨均与泸州城区和重庆的3家公司签约开展订单种植。3家公司联合派遣了中药材种植专家组到古楼村,在指导业主和培训村民科学种植中药材时,还帮助村里购买了优质降解膜、有机肥等种植中药材的物资。
示范带动
更多村民加入种植行列
针对黄精、白芨、连翘3年后才能获得丰产的习性,为了实现以短养长,让产业园和村民种植的药材年年都有收益,杨均引导产业园业主和部分村民种植只需半年时间且药用价值高的金线莲。由于金线莲种植成本高,杨均积极协调银行贷款扶持。目前,古楼村中药材产业园每年种植金线莲100余亩,实现收入达500万元。
杨均的努力迎来收获,目前,经过3家药业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监测,古楼村的黄精、白芨、连翘全部符合国家中药材有关标准,均属于优质产品。
随着古楼村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越发红火,更多的农户利用竹林地,加入到中药材种植行列,5名在外打工已10余年的村民也返乡种起了中药材,种植面积均在50亩以上。“以前地里种的都是小麦、玉米,全靠老天吃饭,有时天旱收成不好还要赔钱,一年就算是白干了。现在,在杨均书记的帮扶和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下,大家都积极种植中药材,村里闲散土地有效利用起来了,大家腰包也鼓起来了。”龙车镇党委负责人谈及古楼村越来越红火的中药材产业,言语间充满着肯定和喜悦。
“今年,我们还将通过间伐竹林地套种黄精,目前规划面积达1800亩。届时,全村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3000亩,争取成为纳溪区乃至全市最大的‘药材村’,让中药材成为古楼村致富奔康的富民产业。”杨均自信满满地表示。
新闻推荐
□刘思葳本报记者梅影摄影报道近日,泸州市南寿山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旨在全面提高全体员工...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