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呐喊
泸州天立学校高2018级7班 梁朵
公元前一世纪,一个城邦被罗马帝国攻陷,人们哀叹于历史的无情,唏嘘着文明的命运。2000年后,以色列复国重建,人们惊讶于这个国家的韧性,以及文明背后的语言——希伯来语的力量。
我们不禁思考,语言意味着什么?
语言是自我的觉醒,是生命的表达。追溯每个民族最初的荒原,文明的种子或许在朴素的陶器、简陋的工具中悄然埋下,并一定绽放在语言之中。因为内心表达的诉求,人类创造了语言。因为拥有了语言,人类得以审视自己的灵魂,脱离了原始动物单纯向外诉求的状态。人类不仅仅局限于用语言来表达,更学会了如何用语言去创造生命的精彩。
古往今来,无论是孔孟的“知乎者也”,风骚的“兮矣已哉”,唐诗的盛世华歌,宋词的低吟浅唱,元曲的辛酸悲苦,都是湮灭在时空中又永恒于文明的表达。希伯来语对于犹太人而言,是2000年来不变的呐喊与表达。即使只能在纸上书写,也要传承不灭。
语言亦是民族的呼喊,是文化向心力的来源。公元前一世纪的那场战争,使得民众星散,颠沛流离。但希伯来书面语的传承,在四散分离的犹太人间,连接了一条文化脉络,构筑共同的精神信仰。
一个人的呐喊,听到的只有黯淡的回音;一群人的呼喊,得到的是同声相应,万里仍归。2000年的艰难复国路,人们在语言中追溯民族的历史记忆,构建和坚守精神原乡。人们以语言向世界呼喊,寻找流落在外的子民,迎接2000年风霜历遍、仍未腐朽的文明。
语言是文明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呐喊。文明的背后是大写的“人”。每个民族在语言中书写自己的文化脉络,又借语言代代相传。语言给予了人类表达的自由,奠定了民族延续的文化根基。但人类也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与哲思,自己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寄托在语言中,凝聚成跨越时空的文明呐喊。
如果没有希伯来书面语的留存与使用,如果没有犹太人的坚守与传承,那么公元前一世纪的那场战争,不过是史书上稀松平常的一笔,曾经的文明也不过是地中海边一抹消逝的风烟,那些文字也只能作为遗迹供人观瞻,失去表达,不成语言。
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周国平曾语:“我一无所有,但我有语言。”语言跨越万载千秋,无垠山河,指引着犹太人2000年后重建故国,指引着无数民族归附他们的精神原乡。
唯有传承,唯有发声,我们才能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文明的呐喊。(指导老师任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超华)“今年秋收前我每个赶场天要卖出脱粒机、圆形风选机等20余台,今年买农机的群众明显要比往年多。”近日,纳溪区...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