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改造后,交物业管理,引进社会化医疗和养老机构,打造“工业文明”小区 50岁老小区成“改造样本”

川江都市报 2020-08-14 00:54 大字

小区内的亭子,供居民休闲(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

纳溪区老年大学河东校区(川江都市报记者 燕伟民 摄)

小区道路修好了,居民出行更方便(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

小区内的配套设施(川江都市报记者 燕伟民 摄)

小区外墙上的文化宣传栏(川江都市报记者 燕伟民 摄)

走进泸州市纳溪区西研院小区,古朴整洁的老式居民楼、平整宽敞的小区道路、独具匠心的休闲凉亭……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已经建成超过50年的老小区。事实上,西研院小区改造工作也只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

纳溪区住建局提供的改造方案显示,下一步,由纳溪区永宁街道牵头,按照“红护党委”铸魂、支部建进小区模式,计划投资约1000万元实施小区“软件”“硬件”提升改造。

西研院小区只是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之一,它的改造经验将为其他老旧小区提供参考。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西研院小区如何改?

完善社区生活 “红护党委”来引领

西研院小区是原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生活区,位于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小区房屋建设于上世纪70、80、90年代,共有27栋居民楼、697户,居住人口约2000人,其中老幼占比较大。

近年来,小区居民反映路面破损、排污不畅、房屋漏水、屋檐破损及瓦片脱落、水电气管网线老化、“脏乱差”等问题。2018年,西研院决定投入资金对小区实施改造,改善小区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

一个几十年的老旧小区,应该怎样改造?纳溪区住建局房管股负责人王先春介绍,以社区配套的提升改善为例,很多老小区条件有限,且每个小区状况不同,相比之下,西研院小区自身条件算比较好的。除了外观的更新,如何改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打造出更完善的社区生活,这才是改造的关键所在。

王先春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完善配套设施,纳溪区正在推行“红护党委”铸魂、支部建进小区的模式引领小区改造工作。目前,纳溪区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小区成立自改委员会,积极进行项目包装和资金申报、推动业主单位进行设计、预算、财评、招投标;建立“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小区楼院-居民住户”五级治理责任体系,完善“党支部-村(居)民小组-物管公司-业委会-楼院(巷)长-社会组织”服务机制;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垃圾分类设施改造、户表改造工程、违建治理等工作,统筹规划,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纳溪区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党委书记于健说,在西研院小区成立红色党支部,学习北京“枫桥经验”,在“三化一去”的指引下,不断净化环境、美化家园、润化心灵,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下一步,社区将以社区功能性党支部为引领,结合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完善配套共享 满足更多群众需求

“通过借用整个片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配套,带动完善老旧小区的配套共享。”王先春表示,老旧小区的改造并不局限于一个封闭小区,更宏观的改造理念是对一个片区的改造,这样有更多的空间来提升公共配套,比如养老院、幼儿园、卫生站等。

西南化工研究院(简称西研院)作为国营企业,基础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由于设施设备陈旧、城市发展变化等诸多原因,原来的职工医院、球场等配套已陆续关闭,一些房屋、场地便闲置下来。在这次“三供一业”改造时,相关部门将西研院闲置的资产和设施重新利用起来,以达到完善区城配套,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的目的。

据西研院物业资产事业部泸州分部负责人廖敏介绍,前些年,西研院职工医院解体。在此次改造过程中,引进了社会化医疗和养老机构入驻,继续为小区居民提供康养服务,基本能解决小区居民日常就医、养老等需求。

西研院小区有一个室内和室外球场,职工使用率并不高。为此,小区引进纳溪区老年大学,组织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目前已打造成为纳溪区老年大学的第二活动场所。“将闲置场地利用起来,达到服务广大市民的目的。”廖敏说。

截至目前,小区内已配套了幼儿园、医院、职工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花园餐厅、物业用房、业主议事用房等,依托现有的设施条件,最大限度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保留整体风貌 打造“工业文明”小区

西研院、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原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工厂)由朱德总司令于1959年亲自引进创建,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随后,纳溪区陆续入驻七化建、石油开发、华西五公司、川南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形成名副其实的“城是一座厂,厂是一座城”的化工城。

西研院小区正是当年这段历史的缩影。按照相关要求,针对西研院小区的改造,要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搞“大拆大建”,不搞“穿衣戴帽”。

廖敏说,在“三供一业”改造过程中,对小区内带有工业元素的建筑进行了保护。在小区幼儿园外的围墙上,专门打造了一个由小区不同时期建筑图片组成的文化宣传栏,从刚开始的红砖墙、小青瓦,逐步过渡到立面房,再到贴了墙砖的瓦面房,生动地展现了西研院从建院(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楼房修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全过程。

王先春表示,西研院小区改造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工业文明的缩影、计划经济的见证。由此,保留了建筑的整体风貌,没有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大规模的粉刷、清理,形成小区独有的年代感和历史感。

西研院小区改造后,居民能享受啥?

引进物业公司 享受社会化物业服务

“小区已完成‘三供一业’改造,前期已经由单位投入2000余万元。”据廖敏介绍,小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问题,按照“三供一业”改造的设想,将基础设施进行社会化改造后,再交由社会化专营企业进行管理。

据介绍,西研院小区居民全部由企业自行供水,几十年过去了,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次改造,将居民供水管网全部进行了更换,并接入兴泸水务集团生活用水管网,实行一户一表。在供电方面,对西研院家属区公用照明及居民用电线路全部进行社会化改造,并交由电力公司实行自动化抄表缴费服务。此外,小区供气管网改造,已于此前全部完成。

同时,小区提升了道路等配套设施,将以前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改建为“白加黑”沥青路面,并对公共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化粪池及排污系统改造、小区绿化、停车位划定、加装文体设施、道闸、门禁等。经过改造,小区物业已具备社会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随后,引进物业公司进行社会化管理,改变小区数十年来无物业的状况,让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小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新开发修建小区一样的物业服务。

刷“颜值”提品质 群众称赞“三个好”

谈及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居民们称赞不已。有多位小区居民表示,水电管网改造及公共区域整治提升是大家最满意的。一方面,清理了公共区域的杂草、建渣、垃圾,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居民获得感;另一方面,打造了为数不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居民茶余饭后提供交流感情的公共区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有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次小区改造,不仅落实了小区业主们一条条改造建议,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多方位监督,保证了改造效果。“你看我们现在的小区,改造效果和质量都很好。除了大家看得到的道路、绿化、车位等,改造时还帮助很多邻居把空调外机滴水、房顶漏水等问题都一并解决了。”

西研院小区居民张正淑说,小区改造后有三个好:小区道路好、卫生条件好、小区绿化好。对于改造后的小区,她非常满意,“现在走路都是放心大胆的,不再担心崴脚了,看到环境好了,心情也更好了”。

小区居民韩坤志从小就居住在西研院小区,他对改造后的小区也很满意,道路修好后,老人出行更加安全;绿化带修过后,环境也更好;医院重新开门营业,看病更方便。

未来,西研院小区还要改造啥?

“软硬兼施” 增强居民幸福感

据王先春介绍,虽然西研院小区经过了“三供一业”改造,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内容,但小区内仍存在违建、管线杂乱等问题。下一步,将由永宁街道牵头负责,按照“红护党委”铸魂、支部建进小区模式,建立示范点打造工作专班进行“软件”打造,还将由区棚改办统筹包装项目,争资争项进行“硬件”打造,计划投资约1000万元。

当前,按照西研院小区“软件”升级计划,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改造工作正在推进。据于健介绍,小区已成立由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西研院泸州分公司、茂汇物业、居民代表组成的功能性党支部,主导该小区的改造工作。下一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融合纳溪本土电商平台“赶场天”、建行纳溪支行、茂汇物业三者资源优势,在小区率先建成智慧小区管理平台,推广“互联网物业”的“O2O”社区服务模式。通过做实物业基础服务,提升增值服务,对线上和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更加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同时,进一步拓展增值服务发展空间,创造新的盈利点。

在“硬件”打造方面,前期由西研院投入“三供一业”改造资金约2000万元,已经完成了安全隐患整治、电力、燃气、给水及排污管网改造、路面及公共区域修缮。接下来,计划依托抗疫特别国债500万元、普通改造资金补助资金620万元,进行小区提升改造。

目前,设计单位已经现场踏勘,正在着手持续开展建筑外立面的美化、小区绿化提升、强弱电线路进一步规范、配置文体设施、开展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按照改造要求,西研院小区将保留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在不破坏建筑本身历史感、年代感的前提下,对外墙破损的建筑进行修补和美化;进一步对小区绿化进行重新统一规划设计和提档升级;对于小区内错综复杂的强弱电线路进行规范,遵循强电线路“主线入地,分线规整”、弱电线路实行“四网合一”的原则,扫清小区内的“蜘蛛网”;依托原有场地,配齐体育设施、建立小区陈列馆、小区书屋、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丰富小区居民体育、文化、娱乐生活;依托小区空置房屋,引入社会资本(已经组织西研院与纳兴集团达成合作意愿)建立养老托幼、便民商超等便民服务机构,实现小区功能更加完善。

于健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对房屋建筑本体进行打造,更是对小区历史记忆的回溯、精神文化的传承,将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引入社会力量 提升小区改造效率

“以西研院小区为例,企业出资解决了前期‘三供一业’改造所需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小区改造工作顺利实施,也为下一步小区提升改造打下坚实基础。”谈及社会力量引入到老旧小区改造,王先春深有感触。据他介绍,纳溪区协调水、电、气、通信等专业运营企业,将行业改造计划与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有效对接,整合相关部门就养老、托幼、社区医疗、便民商超、智慧社区等,并由他们实施相应基础设施改造,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目前,纳溪区按照西研院小区改造模式,结合国有大型企业“三供一业”改造,已经先行实施了19个小区、8145户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完成投资约0.8亿元。“这些小区改造工作将分三批全面启动,计划于2022年改造完毕。”王先春说。

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需要居民、企业、政府来共同缔造。接下来,将重点解决如何将社会力量引入到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让居民积极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把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得更快速、更扎实。

新闻推荐

遛狗系上狗绳,狗粪及时清理,每年按时防疫 泸州市民 争做文明养犬人

两位市民,都为狗系着绳子◎川江都市报记者田明艳摄影报道自泸州市2017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酒城儿女都在积极捍卫...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