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系列之 诗话泸州

川江都市报 2020-05-19 00:53 大字

一骑红尘妃子笑

酒城泸州,地处川南,长沱两江在此交汇而闻名。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酿造蒸馏酒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酿酒史最长的城市之一。

美酒佳酿与舟楫之利,吸引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驻足,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篇。泸州的酒,演绎出了状元杨慎浊酒相逢、诗仙太白夜发清溪、东坡居士赞叹佳酿、山谷道人泼墨江阳等千古佳话。

于是,“一诗一酒”相融酿造的“诗酒文化”,正成为泸州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也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泸州本土学者董洪良的口述中,“诗酒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每一个人沉下心来,去细细玩味。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

郑谷过了渝州,到达泸州,自然少不得和久未见面的恩师柳玭一起把酒言欢,啖荔枝品龙眼,众论时事朝局,生发乱世凄凉和惶惑之感。不久后,郑谷与恩师惜别,之后竟然再无相见,但此为后话。

那么,除了拜访老师柳玭以外,究竟又是怎样的景象和物事,可以让咏物和表现士大夫清高闲适的“一字师”郑谷,如此失落和急切地要过渝州而到泸州?很显然,“荔枝春熟向渝泸”是其心志所在,一是荔枝酒,二便是泸州的荔枝了。

再来说一说这荔枝春熟和泸州荔枝。

唐人名酒为春。荔枝春,就是当时泸州一种以荔枝为主体香成分的酒。早在距今1000年前的唐代泸州,荔枝被作为酿酒原料之一,早为酿酒所用且酒的质量较高。“荔枝春熟向渝泸”,可见泸州酿酒的生产和消费在唐代已经相当发达,而泸酒的芳醇和魅力,更是声名远播,足以招徕郑谷这样的风流名士了。

远在西汉时期,蜀地泸州的荔枝和龙眼的栽种,已非常普遍。这可从西晋文学家左思一时洛阳纸贵的“三都赋”名篇《蜀都赋》中窥见一斑:“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到了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朝代的南梁贵胄肖惠开云:“南方之珍,唯荔枝矣。其味绝美!”降之以唐,蜀中荔枝,以泸(州)戎(今宜宾)之品为上。泸州荔枝早负盛名而声名远扬,被纳为朝廷珍稀贡品。据传,杨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所食之鲜荔,乃是唐明皇命人八百里加急快马,从泸州传递运抵所至。由此可见,泸州的荔枝和龙眼,盛名早已在外。

而在距今1000年前的唐代,泸州虽偏安蜀地之南,却物美人丰,荔枝产量巨大而丰富。泸州当地人用荔枝作为酿酒原料之一,酿造出一种当时以荔枝为主体香成分的酒,其酒带有荔枝甘甜爽尽的自然果香,并且酒的质量较高。当时,唐人名酒为春。故而,泸州当地人以荔枝为酿酒原料所酿之酒,便被命名为“荔枝春”了。

公元759年,为躲避战乱而弃官入川的唐朝诗圣杜甫路过泸州。其时,正逢荔枝成熟之际,这位在京城长安即闻泸州荔枝大名的诗人,当品尝了泸州的荔枝后,不由自主地将泸州民众物产丰饶的安定生活与自己的颠沛流离现实作出对比,作《解闷(之一)》一首以诗记之: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果酸甜只自知。

诗作的内外,除了看见杜甫对于泸州荔枝的赞美和深情回味,更见其心系苍生与胸怀国事。其中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更与所处朝代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消磨不掉诗人内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所以,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物产不常》发声复言:“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者,盖泸戎产也。故杜子美(甫)有忆过泸戎摘荔枝之句。”

乾宁二年(895年),也就是郑谷赶赴泸州拜恩师,创作《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并为泸州留下瑰丽诗篇后的两年,屡遭谪贬的一代名臣柳玭,在北归途中逝去,葬于安居县(今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从此,郑谷未能再与留下著名家训《诫子弟书》的恩师相聚,聊诗喝酒,畅谈时政了。

曾有明代学者著文记曰:“志云:县太平里有唐柳玭墓。玭在景福间刺渝州,迁泸州,道卒,葬于安居也。”(见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八《安居县》),读来不由得令人对人世惊叹唏嘘,恰如浪里喝酒,梦里三生。(完)

新闻推荐

进村入户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周超华江祖芳摄影报道5月14日,纳溪区永宁街道安富村第一书记刘晓红在村民院坝里给群众传达省两会精神。省两会闭幕后,永...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