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2020一往无前

泸州日报 2020-05-09 09:07 大字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曾念/整理陈林/制图

2020年是泸州“开放合作、产业突破”之年,新时代引领新发展,站在新起点,泸州谋求新突破。本报记者 牟科 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委确定的“开放合作、产业突破”之年。新时代引领新发展,站在新起点,泸州市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六大攻坚行动,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坚持优势优先,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大规模:支持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三大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做大;3朵“川酒小金花”、26户“小巨人”企业提质发展。全市白酒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0%,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产值和服务性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7%。

●做优品质:提升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酒类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功能,加快推进原酒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白酒品质。

●做响品牌:突出国窖1573、青花郎的引领作用,支持泸州老窖“五大单品”、郎酒“一树三花”品牌持续提升。高质量办好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泸酒丝路行”系列活动,提升泸酒品牌国际影响力,助力泸酒企业走出去。

坚持调优结构,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快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西南(泸州)容灾备份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5G网络、IPv6规模部署,创新打造一批“5G+”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

●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转型做精能源化工产业:支持泸天化、北方化工、合盛硅业等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研发生产聚碳酸酯、纤维素醚、有机硅等下游产品。

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

●壮大服务业支柱: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加快中国酒城·长江生态旅游带、华商同心文化园、罗汉林小镇等项目建设,申创赤水河流域国家气象公园。

●打造服务业特色: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医疗医药、养生养老、健康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培育服务业高端:加快推进白酒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搭建一批融合检验检测、分析试验、技术研发等功能的服务平台。

坚持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平台为引领,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试制度拓平台:全力推动云龙机场临时开放口岸申创工作。确保泸州港外贸箱量突破5万标箱、进境粮食中转量18万吨、进口肉类中转量5000吨,实现保税进出口额20亿元,带动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亿元。

●畅通道快物流:深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四川)航运中心,规划建设“四港联动”国际物流中心,积极争创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

加快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持续优化城市格局: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联合重庆毗邻区域,加快推进川渝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规划建设。加快城西新城、高铁新城、茜草半岛、长江湿地新城建设,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确保二环路纳溪段竣工投用,全力推进长江六桥、长江二桥建设,扎实做好长江五桥前期工作,健全城市路网骨架。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公共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6平方公里。

●创新推进城市治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认真落实“街长制”,加快建设示范化邻里中心,打造标准化示范街区。探索“城市大脑”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停车、智慧执法、智慧市政一体化,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长江及其支流绿色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龙溪河、濑溪河、大树河流域环境整治,确保全市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5.71%以上。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落实“三线一单”,强化生态分区管控,严格执行企业排污许可、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管控。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大洲化工、泸州富邦等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步伐,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确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推进林竹产品配套精深加工。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抓好剩余3618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工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16万户,30%以上农村聚居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0%以上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争创省级“宜居乡村”200个,探索推动农业变景观、农村变景区、农居变景点。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建公办幼儿园19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全民预防保健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抓好“五馆”免费开放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让发展更具动力更有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非禁即入”要求,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巩固提升“0证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扎实推进增值税、消费税改革。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川大泸州产研院、西南财大泸州自贸区研究院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0户以上。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平安泸州”升级版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加大银行不良贷款处置,规范整治互联网金融,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强化防汛抗旱、地灾防治和水上应急救援等工作。

●切实加强依法治理:加快法治泸州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构建诉调、访调、警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形式和渠道。推进“慧眼工程”“云墙工程”建设和“数字安居社区”试点,提升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新闻推荐

地质灾害隐患点“回头看”

◎赵亚兰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江阳区主要负责领导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113...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