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祖传技艺 走上脱贫增收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14 06:17 大字

聂锡琴展示她制作的萝卜干。

□李镇康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小聂,明天给我送120瓶萝卜干过来,我要用来馈赠亲友。”

随着天气转凉,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鼓楼村的萝卜干加工专业户聂锡琴比平时忙了很多,每天都要接到几个订购风味萝卜干的电话。“我的萝卜干色泽黄里有红,味道有麻辣五香,且咸中带甜,脆里含香,是祖传制作技艺。”聂锡琴高兴地介绍说。

萝卜干制作有秘方

聂锡琴家2015年被评定为鼓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别的贫困户不同的是,聂锡琴父母都掌握了一套祖传的萝卜干制作技艺。这些年因为受身体和体力所限,才不得不放弃制作萝卜干。

“要脱贫致富,除了政府扶助,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2015年,在外打工的聂锡琴为了照顾父母回到家乡,回乡后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开始学习萝卜干加工制作,并在鼓楼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均的帮助下,成功为自己加工的萝卜干注册了“鼓楼山”商标,开始走上了加工萝卜干的脱贫致富路。

平均海拔达600多米的鼓楼山上,土壤湿润肥沃,是典型的“夜潮土”,特别适合萝卜的生长。这里种出来的萝卜,色泽雪白,外皮脆嫩,而萝卜干的脆度正是取决于萝卜皮。聂锡琴用鼓楼山的萝卜腌制而成的萝卜干咸中透甜,香味浓郁,色泽红亮,酥而不烂,脆而不硬,配上清粥简直绝了!对于泸州人来说,这就是儿时的味道。

与同类产品相比,聂锡琴的萝卜干可谓售价不菲,1斤装的萝卜干零售价为15元。她的萝卜干之所以金贵,是因为其用料讲究,工艺繁复,制作周期长达6个月。说起这些,已经娴熟掌握祖传技艺的聂锡琴如数家珍:萝卜必须是来自鼓楼山区种植于红沙土里的当地长白萝卜或圆白萝卜品种;在精挑细选后,长白萝卜入选者必须符合直径 7—8 厘米、长度30—40 厘米的标准,体匀实心;而圆白萝卜则需在半斤以上,这个重量的萝卜制作的萝卜干才松脆;而下缸腌制经过四起四落,还得加上秘方——特制的10多味材料和中草药;静待好天气,晒上三四个大太阳就进行贮藏……前后10多道工序,整整6个月。成型的萝卜干,已经没有了鲜货时的白胖样,而100公斤鲜萝卜只能出10公斤成品。

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聂锡琴制作的萝卜干究竟有多好吃?喜欢的消费者会说出一大堆。聂锡琴告诉笔者,在 100 多年前,他们家祖上就独创了萝卜干制作技法,当时就用了 10 多种原料熬汤并拌以海椒、花椒、盐巴等。因担心萝卜干生产过剩,为防止霉变,人们将积压未拌料的萝卜干放入缸内封存起来,到来年的春末夏初方取出。起缸之后,经日晒,再拌入海椒、花椒等,从而香味馥郁、诱人食欲而倍受称道。

这两年,随着萝卜干的热销,泸州的萝卜干市场也鱼龙混杂,但聂锡琴不为所动,仍然严格按照祖传的传统方法,全部由自己一个人手工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贮藏时间长达 6 个月,自然发酵腌制。由于贮藏时间长,加之都是自己一个人操作完成,产量并不大,一年下来仅能制作5000多公斤萝卜干。虽然量不大,但每公斤成品萝卜干除去原料和生产成本,也能给聂锡琴带来 10 元的净利。

靠着祖传的制作萝卜干技艺,聂锡琴家在2017年成功脱贫摘帽,还开始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又将破败的土墙瓦房翻修成了小洋楼……

一步步走来,聂锡琴的萝卜干声名鹊起,“鼓楼山”萝卜干正逐渐成为了泸州小吃的一个品牌。“随着我的‘鼓楼山’牌萝卜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下饭小菜,我将继续保持手工技艺制作,精心守护萝卜干这种纯正的家乡味道,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文化,让自己从中实现更大的增收。”

新闻推荐

和谐邻里 敬老孝亲

■姚伟强本报记者杜玉青摄影报道10月7日,江阳区怡景路沁园春小区开展了“和谐邻里敬老孝亲沁园春小区2019重阳百家宴”活...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