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我舸先 立人教育奏凯歌 泸州天立学校高考一年一个台阶的“密码”

泸州日报 2019-06-27 10:02 大字

天立学校优秀学子熊立铭(理科710分,清华降20分录取)与校长陈光明、年级主任何关远、班主任徐贤强合影。天立学校供图

天立学校2019年高考特尖生群体(部分)。

■本报记者刘校宏

在今年高考中,着力打造泸州教育品牌、建成教育强市、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酒城泸州,再次向社会各界交出满意答卷。

作为泸州乃至川南教育界一张名片的天立学校,每年高考成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记者获悉,在今年高考中,天立学校再次以优异成绩展现经典名校实力,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为泸州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2019年高考,天立学校学子熊立铭,理科710分,是泸州乃至川南最高分;敖羽欣,理科704分,全省第76名;邓同学,文科560分,清华美院专业全国第53名;

在2019年高考中,天立学校理科690分以上7人,680分以上14人,670分以上33人,660分以上54人,650分以上77人,640分以上98人,600分以上189人。文科650分以上2人,63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25人(均不含加分)。

据了解,天立学校今年普高参考405人(不含省外、艺体),重本上线348人,重本比例居全省前列。天立教育不愧是教育改革的先锋、当之无愧的优质教育弄潮儿。

这组数字背后,凝结了天立人的汗水和智慧。是什么造就了这份傲人的成绩?让我们走进这一精彩华章的书写者们。

学生感言

爱与陪伴,让我们在前进中充满力量

“在天立学校,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爱和陪伴,让我们在前进中充满力量。我特别感谢学校足够的自习课时间。老师不会机械地给我们大量的题海训练或考试检测,而是在构建好知识框架后,充分尊重我们的学习自主性,尊重我们的个性,让我们更好地查漏补缺。”高考成绩710分的熊立铭告诉记者。

“三年来,学校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敬重而亲近的老师们。他们始终关注我的学习与生活。他们不定期地找我谈心,尽最大可能地为我提供帮助,会悄悄观察我的状态与心情,也会有人情味地同我们开玩笑。他们很可爱、有个性。我感谢老师们三年来的陪伴与支持。”高考成绩704分的敖羽欣感激地说。

天立泸州学区副总校长、天立学校高中学段校长杨兵告诉记者:“学校老师每天早上7点到校,晚上很晚才回家,学生每一节自习课,都有老师陪伴。这种‘陪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使学生在‘弱科’上有人协助提升,‘强科’上有教师点拨提高,实现‘随时可问’‘有疑能解’,帮助学生打通学业提升最后一公里通道。教师既是学生的课业辅导员,也是学生的心理疏导员、思想引导员、生活指导员、成长向导员。教育不能只盯着分数,有爱的教育和有陪伴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秋的月饼、元旦的贺卡、学生高考前亲手书写的叮嘱与祝福,都是爱的表达。正是教师们从心底涌出的点点滴滴的关爱,点燃了学生们的心灵之灯,温暖了他们前行的脚步。”

创新突破

一体化办学全面告捷

“天立学校今年高考多项指标再创新高,与学校立足新高考和时代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着力推进一体化教育是分不开的。”天立泸州学区总校长陈光明说。

近年来,天立学校以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为引领,立足高中办初中,实施一体化教育。三年前,天立学校在初三年级举办一体化创新班,让部分学力突出的学生提前进行高中先修课程学习,抢得先机。这批学生直升本校高中之后,有更多时空进行大学先修课程、学科竞赛课程、自主招生课程学习,有利于优生群体获得更大提升。

今年高考,天立学校创新班全部上重本。其中,理科9班参考28人,平均分675.11分;理科7班参考47人,平均分640.94分;文科8班参考37人,平均分594.68分;理科10班参考30人,平均分650.10分。

杨兵告诉记者,由于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和自主招生,天立学校今年有3人获得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其中王菱庆降40分(清华“领军优秀”), 代志高、熊立铭分别降20分。学科竞赛不仅创造了自主招生更多机遇,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视野、提升了思维,增强了学生解决高考压轴题的能力。天立学校今年高考优生集体爆发就是印证。

随着清华大学硕士研究、学科竞赛辅导专家、清北名师、特级教师等一批名师加盟天立学校,天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培优机制更加科学,平台搭建更高。未来2至3年,天立学校培养清华、北大的目标已经指向15人。

因材施教

精准个辅提高成绩

“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天立,12年来,我特别喜欢天立的小班化教学。因为每班人数不多,所以教师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内外有针对性地给予展示、锻炼,让每个学生少一些短板,优势更明显,个性更鲜明。”高考理科成绩695分的王菱庆告诉记者。

班主任徐贤强告诉记者,天立学校的教育模式很新颖,采用的是个性化教育,即对每个学生都量身定制一套教育方式,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方式,每个老师面对一个或多个学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给予全方位的教育管理。采用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天立学校得天独厚的优势,科任教师之间配合默契,除了导师对学生的“三包”指导外,科任教师也会针对学生的弱势学科单独指导,帮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建立优尖生学情档案,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实力、位次有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潜力有清醒的认识,帮助他们乐观而自信地实现学业和心智的双重完善。

本届高三年级主任何关远告诉记者,佳绩的取得,不单是缘于学校,更有家长的一路陪伴和呵护。天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始终认为,家庭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源动力,学生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拼搏时光,必须有父母的激励和温暖。学生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有家长们的一份功劳!

何关远透露,学校既给学生发展平台,又给学生展示舞台。在完成常规教学活动外,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各项校内和校外活动,高中三年,至少有军训、徒步训练、春游、考前心理加油等六大活动,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何关远说,“四好”教育是学校长久制胜的法宝。所谓“四好”教育,就是“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送得好”。“教得好”就是教师教学要有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能够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得好”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点燃学生上进的激情;“考得好”就是能够指导学生调整好心态,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水平;“送得好”就是能够掌握大量高校录取信息,帮助学生找准理想学府。

“三年育人踏实路,六月喜闻捷报传,只因哺育付心血,才有学子花漫烂!为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天立学校将以发展学生为本、以成就教师为根、以奉献社会为果,肩负重任,成长每一个教师、成就每一个学生、成全每一个家庭。恒守初心,砺志前行,乘破竹之势,迈扎实之步,静心修业、潜心育人,在奋进的征途中一路芳华,回报社会、回报家长、回报每一份信任,向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谱写教育改革创新的灿烂华章。”陈光明说。

新闻推荐

除了“埋头苦读” 她们还爱运动和阅读 昨日,泸州新闻网“新闻会客厅·高考微访谈”邀请到两位优秀考生熊立铭和刘玉梦,一起来分享她们在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有益经验和高

刘玉梦(左)、熊立铭(中)做客泸州新闻网“新闻会客厅”◎川江都市报记者李顺利访谈看点怎样缓解学习压力看书、写日记网友:高中...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