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大城市发展机会从北到南 青岛医学博士夫妻举家搬迁扎根泸州

泸州日报 2019-05-27 09:28 大字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七年前,刘可智和梁雪梅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引进的专家,来到了泸州。如今,他们分别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与老年病科副主任。工作上,他们并肩作战于医疗卫生领域;生活中,一家人和睦相处、积极向上。全国“最美家庭”刘可智一家,是千万个幸福家庭的美丽缩影。

恰逢毕业季,刘可智、梁雪梅夫妇正忙着为研究生指导毕业论文答辩。两人在指导学生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

来泸州 是三代人的一致选择

2013年3月16日,从石家庄起飞的航班落地重庆,随着梁雪梅坐上开往泸州的大巴车,刘可智一家算是扎根到了酒城大地。

定居泸州,并非一拍脑袋的决定。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前,青岛、石家庄等城市的医院已经向夫妻二人抛出了橄榄枝。为何最终选择泸州?用刘可智的话说,“大城市已经人才济济了,我们应该到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而来泸州,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从成都到石家庄再到泸州,刘可智的工作定在哪里,父母就陪伴他到哪里。在父母看来,儿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深深影响着刘可智的家庭观。一直以来,夫妻二人也为孩子传递着“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的观念。刘可智的儿子小学换了3个学校就读,但从无过多抱怨,因为不管身在何处,总有家人的陪伴。

这样的家庭观形成了刘可智一家秉承的家风——“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一次,刘可智外出学习,飞机晚点,他事先打电话叮嘱妻子不用等他回家,早点休息。到家已经是凌晨2点,刘可智推开门那一刻,一股香味却扑鼻而来,原来,妻子为他做了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尽管是在寒冬的夜晚,刘可智心里却是暖意融融,泪水湿润了眼眶。

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具有硕导资格教授级别的医学博士梁雪梅,生活中是一个和善的实在人。婆婆常年依靠轮椅行动,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游玩,生活起居都由梁雪梅照顾。公公婆婆同样对她百般疼爱。对于刘可智一家来说,“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状态。

也正因有了家人的支持,刘可智与梁雪梅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为医学 是夫妻俩的共同目标

“一家人有一个共同目标,并为之努力,会让家庭朝着更和美的方向发展。”刘可智与梁雪梅正是因为志趣相投才走到了一起。

大学时,两人相识相知相爱,最终组成了家庭。婚后,他们又为了共同的医学梦继而考研考博。求学路异常艰辛,却从未将他们打败。备战考研时,为了不打扰孩子,他们选择晚上在厨房学习;考博时,刘可智辞职备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与生活压力。所幸的是,夫妻二人互相勉励、同甘共苦,取得了成功。

此后,二人又在工作中并肩作战。作为精神科医生,夫妻俩接触了大量与家庭相关的心理咨询。当面对这些案例时,他们就如同在照镜子,会对照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反过来,他们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影响其他家庭,从更多的实际角度去思考该如何为患者提供更适合的解决、治疗方案。

夫妻俩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齐心协力,将目前国内外前沿领先的精神心理治疗理念和模式引入临床,用精湛的技艺服务病人,赢得了交口称赞和广泛认可。

一名曾在石家庄接受过刘可智精神心理治疗的男孩,在刘可智从河北转到泸州工作后,还先后2次长途跋涉专程到泸州找刘可智看病治疗。梁雪梅不负重托,创新开设了医院老年科,为泸州老人的康养提供全方位服务。

他们是病人的好医生、学生的好老师、孩子的好父母,老人的好儿女。同时,他们也是万千家庭中平凡的一个家庭,正如刘可智所说,“家和万事兴,我们只是去做了本是应该做的事情。”

新闻推荐

别让手机成为 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该不该为小学生配手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家长,说配吧,怕孩子管控不住自己,对手机上瘾;说不配吧,现在孩子除了学习课堂知...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