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农村群众喝上安全自来水——泸州市江阳区实施全域安全供水纪实

四川经济日报 2018-10-26 06:48 大字

黄舣镇赵世华老人用上了自来水

“打开水龙头,清泉哗哗流,做饭、喂猪、洗澡不再愁!”10月24日,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村民孙华云一脸笑容,“以前,吃的是混浊的井水,有时还得靠天落雨才有。”如今,她家新添置了全自动洗衣机、淋浴器,“现在的自来水压力大、水质好,和城里人用水一个样!”

这一变化,得益于江阳区从2015年底开始实施的“全域安全供水”项目。该项目通过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彻底解决该区34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困难。

走基层听民声

攻坚34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把目光聚焦到3年前。

2015年下半年,江阳区开展“走基层、听民声、化民忧、解民难”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全区在道路、教育、饮水、用电等事关老百姓生产生活方面的现实问题。

“我们用的水经常出现黄泡泡,洗澡后,身上要发痒……”

“一到煮饭的时候就放不出来水……”

“我们村很多人都是吃望天水,遇到天干,吃水就很恼火,要到处去找水……”

村民们一句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用水的困难。

位于通滩镇宜定场郊的宜定供水站,水源地部分水域承包给私人养鱼养鸭水质污染严重,加之水站的治水工艺不先进、生产管理不规范、水库蓄水量小等因素,导致这一片区的自来水经常出现浑浊和异味。

“一到用水高峰期宜定就会停水,短则半天,长则两三天。”通滩镇中心场党总支部书记隆兴明介绍说,宜定虽然有自来水,但是,由于管网锈蚀老化,水量小且水质浑浊,尤其是管网末端区域,放出来的水时常有异味和漂浮物,用水问题还时常引发信访投诉。

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江阳区仅有18.4万人安装使用了农村自来水,入户覆盖率60%,仍有18.14万人饮用井水、田间水、堰塘水。安装有自来水的地区,也存在供水不足、水质差等诸多问题。

“全区农村供水不卫生、不平衡的状况涉及30多万人。”江阳区水务局负责人说。

“一定要让农村群众‘吃得上水、吃得好水、吃得起水’!”面对村民用水难,区委、区政府在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的基础上,于2015年12月召开全区全域安全供水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宣布用2年多时间,实现农村自来水工程100%覆盖,入户率达到90%以上,让全区34万农村居民饮用上与城市“同质量、同管理、同服务”的自来水。

政企合作

国企筹资4亿元建设运营

据测算,实施全域安全供水需要建设资金3亿多元。

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资金、实施主体、经营主体,成了项目谋划之初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江阳区创新方法,积极引入国有上市企业兴泸水务集团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搭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合作框架,区政府提出标准和要求,将整个市场和原有小水厂资产经营权交给水务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实施。

江阳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21个区级部门和15个镇街“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高位推进项目建设,并由区领导牵头制定项目推进任务,统筹项目整体推进,形成领导组统筹各方、部门各司其职、镇街组织发动、集团建设运营的联动格局。

2016年2月25日,区政府与兴泸水务集团签署安全供水战略合作协议,江阳区全域安全供水项目建设拉开了帷幕。2016年7月,城西供水干管正式开工建设。

兴泸水务集团充分发挥老牌供水国企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筹资4.4亿元,调动公司全员力量,带领8个施工单位,聚力攻坚,科学统筹规划,优化施工组织,做到滚动推进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控制性工程优先实施,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拉动项目建设。

领导组迅速制订《全域安全供水入户安装规定》对流程、费用、水价、范围、用户义务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程引领项目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信息统一,全域均衡推动项目建设。

“情系万民安全水,担当换得幸福泉。”在今年10月24日举行的江阳区全月安全供水总结会上,江阳区为兴泸水务集团送上了一面鲜红的锦旗。

两年时间

4000公里管道通水入户逾90%

“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月召开领导组联席会,专题研究、重点督办、严格考核。”全域安全供水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旭光回顾项目实施“挂图作战”的情景时说。

项目实施过程中,江阳区共召开村民动员会149次,踏勘供水管线4000公里,参与协调处理8万人(次),确保群众明白政策,支持、参与项目建设,配合用地丈量,青苗附着物清点,开挖入户管沟,发动5.3万户新发展用水户负责表后2000多公里管沟开挖回填,累计约18万农村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全局谋划、全区联动、全线推进、全民参与,全域安全供水项目一路高歌猛进。

截至目前,全区新建输水干管100公里,新建配水及入户管网4000多公里,新建加压站12座,新建高位水池2座,改建供水站3处,新建临时加压站2座,供水规模达4.5万立方米/天;所有供水站纳入水务集团管理系统,农村自来水的水质全面合格,全区农村居民均用上了与城里一样的自来水,全区集供水、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安全供水系统形成。

项目建成后,新发展用水户35000户,改善用水户53000户,实现了供水管网100%覆盖,已通水区域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吃水很方便,随便用,水清亮得很……”丹林镇梨花村66岁的孙明会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全域安全供水项目从一张规划图、效果图变成了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图。

两年来,全区农村群众亲身经历了从无水到有水、从浑水到清水、从挑水到自来水的历史性变化。让农村群众饮用上与城市一样的自来水的美好愿景如期实现。

张红 王承伟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庞玉宇 文/图

新闻推荐

蓝田街道 严防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

本报讯(李平)近日,江阳区蓝田街道一名干部向纪工委递交了操办父亲丧事的报告表。这是蓝田街道加强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管理的一...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