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公安辅警管理改革出实招接地气
(上接第一版)
据了解,辅警分批次开展每期30人、一轮7期,一年人均50天的全封闭训练,实行军事化管理,严格一日生活制度,组织政治理论及法律法规学习、公安基础业务培训和民警、辅警协同战术训练,重点开展反恐防暴和应急处突模拟演练,大大提升了辅警的身体素质、综合技能及战备能力。
据纳溪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游彦介绍,治安形势发展对公安机关常备力量和快速反应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辅警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让辅警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无论是体力、应急处置能力还是警务综合能力,都需要通过循环往复的训练,来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纳溪区公安分局认真调研巡防队伍职能职责、人员结构、工作机制和辅警教育训练工作后,将巡防大队64名辅警调整到派出所,增加派出所警力,只保留36名快反警力。通过“战训合一”模式,又将分散到一线的辅警集结训练,确保每天24小时有一支不少于50人的应急处突战备队伍,有效解决“工训矛盾”,整合警务资源,推进了辅警素质、防控业务和快反能力三提升。
改革在路上
探索辅警建设转型发展新路径
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目前,泸州警力万人比仅为万分之5.8,远低于全国的万分之12.9和全省的万分之9,与高速发展的泸州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平安需求不相适应,加之辅警队伍建设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管理欠规范等历史原因,成为泸州公安改革辅警管理的重要动力。
2015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辅警管理改革纳入公安改革“1+3”方案,省公安厅部署泸州等地试点推动。泸州市公安机关立足辅警管理改革“西部样板、全省标杆”的三年目标,从明确辅警建设模式、科学配置警务资源、强化辅警技能培训、激发辅警队伍活力、保持辅警队伍安全稳定等方面入手,创新“双警一体”队伍管理,推动辅警队伍建设与公安工作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辅警队伍建设转型发展新路径。
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泸州公安理顺体制机制,扩大辅警力量建设规模,从2017年以来,泸州市创新规范化建设管理模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辅警改革工作,按照“党政主导、公安主推、部门主动”的建设思路,市政府先后出台2个辅警管理改革文件,建设了“2+4”辅警力量模式,泸州警务辅助力量已从3400余人壮大到4920余人,在民警数量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警务力量得到了有效补充。
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泸州市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西部样板、全省标杆”目标,扣准辅警管理改革难点、重点,迎难而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和平安泸州建设的能力水平。
新闻推荐
游客采摘茵红李。周健摄本报讯(黄灵记者李家平)硕果累累园林密,李香四溢飘八方,游客又有了新的采摘、观光之地。7月14日,“驿...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