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秀美安顺的发展亮点

泸州日报 2018-07-18 09:17 大字

安顺全域旅游效果显著,值得泸州借鉴。 《安顺日报》供图安顺市东出口。 安顺日报记者 张韬 摄

■本报记者 简放鹏

作为“中国瀑乡”,贵州省安顺市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是黔中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沪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境内“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贵昆铁路穿越全境,沪昆高铁在此设有平坝南、安顺西、关岭3个站点,这些让安顺成为全省交通网络发达、快速便捷的地区。安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特别是在实施全域旅游、智慧物流、强力推进“大交通”建设等方面,值得泸州借鉴。

从一花独放到处处成景

同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顺境内拥有黄果树和龙宫2个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以及夜郎洞、旧州古镇等7个国家4A级旅游区,而泸州拥有黄荆老林、尧坝古镇等11个国家4A级旅游区。作为贵州旅游的龙头,安顺两个月的旅游收入就可达到130亿元,其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能否解决泸州旅游“亮点不亮、人气不旺、产业不强”的问题?

过去,大家对安顺旅游的认识是“黄果树下无风景。”即游客在黄果树瀑布一游之后便匆匆离去,八成的游客只是一日游或节点游。

而这样的尴尬,终结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之下。

2016年2月,作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示范单位,安顺旅游实施“市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营销数字化”的发展战略,让安顺旅游朝着“全年不分淡旺季、全天不分黑白天、全域不分景区点”的方向转变。一个“处处是景,时时可游”的安顺雏形初现。

安顺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源自改革,改革源于问题。

尽管安顺旅游资源全域分布,但内部整合不够,旅游整体品牌形象不突出,全市旅游一盘棋的规划引导不足,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建立运行有效的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易导致景区之间“各自营销、各打市场、争抢客源”,区县之间“单打独斗、独立发展、同质竞争”,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各施其策、难成合力”。这些都是全域旅游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

“旅游业因其自身不直接占有资源,行业主管部门在社会治理结构体系中也不具备主导优势,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来自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等方面的制约,当产业规模覆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矛盾会更加突出,从体制机制到市场主体、从资源配置到商业模式,也需要相应改革。”安顺市旅游发展委主任顾新蔚一语道破体制机制改革之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体制机制护航。”

从安顺市旅游局到安顺市旅发委,安顺旅游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职能上的“行业管理”到“综合协调”的实质性转变。

2016年8月,黄果树旅游区正式挂牌,标志着黄果树风景区、龙宫风景区、屯堡文化风景区迈上“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发展”之路。

几大景区的一体化发展,带动了旅游企业“抱团”发展。这正是安顺全区域管理的另一个发力点。

以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联合龙宫旅游公司、格凸河旅游公司、屯堡旅游公司等组建联合体,培育综合性旅游集团。

与之相应,各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客运公司、旅游索道公司打破利益格局,“抱团取暖”探索组建联合经营体,形成旅游发展战略联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旅游产品包装、线路共建、形象共宣,实现品牌共铸、利益共享、联动共赢的集群发展格局。

随着2017年安顺市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永宁冰雪小镇、关索落叶乡村旅游休闲区、平坝区万亩樱花圆等一批特色观摩项目的“加盟”,提升了安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颜值”内涵,引发更多人对“中国瀑乡”的神往。

从一花独放到全域崛起,安顺旅游正在由“单一聚光灯”向“多重聚光”破题,推进山水风光游向休闲体验游升级,景区景点游向全域旅游升级,过境游向目的地游升级。

“大中转站”:谋划充足的货源对流

隆黄铁路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如何保障进出都有货物运输,从而充分发挥这条铁路的作用?

在这方面,安顺提前谋划,建设黄铺新区就是应对之策。

黄铺新区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优势明显。毗邻黄果树机场,沪昆高铁、众多高速公路、安六城际铁路穿境而过。该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还体现在位于黔中经济区,是安顺南向、西向交通转换和组织的重要节点,联结黔滇、沟通成渝,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处于贵阳都市圈,依托贵安新区的发展,将受惠于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使产业发展获有力支撑。

依托通达的交通枢纽优势和国家级新区的政策红利,安顺着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一个立足贵安,服务黔中,辐射川渝滇,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自贸区的智慧物流产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产业新城。该新区总规划115.38平方公里,由黄桶制造物流区、余官康养文旅区、幺铺核心商务区三个部分组成。

黄铺新区的前身是黄桶—幺铺物流园。去年6月,安顺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黄铺物流园区建设应区别于一般的物流园区,要提升到新区的战略高度,将其建设成为开放发展的平台、运产城融合的样板、安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有国家政策的支撑,有省级层面的布局,有市委、市政府的主导,新区的发展站位、架构、规格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安顺黄铺物流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骆大胜说道。按照安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定位,黄铺新区的建设一开始就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通过以运输带物流,以物流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建成以公、铁、水、空、智慧物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枢纽,运、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物流产业新城。

与此相应,安顺黄铺物流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谋划“五大两高”产业布局,即大物流、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大生态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着力布局产业集群,将建成具有生态、宜居、宜业、智慧四大鲜明主题的智慧型生态化产业新城,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物流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作为黄铺新区开发建设的承载者,安顺黄铺物流园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受市政府的委托,既是融资平台,又是投资实体。该公司按照“功能化布局,集团化运作”的模式,实施绿色创新、高端智能的发展理念,有序推进新区的开发建设。

3年时间,该公司资产规模从成立时仅有500万元现金资产及7500万元实物资产,扩充至注册资本金21.8亿元、资产规模68.2亿元;让新区共储备项目17个,总投资约400余亿元,包括中国贵州(安顺)国际商旅陆港、京东云创新空间、照明电器产业园等项目。公路港、智慧物流中心等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形成新区产业链,从而保障安顺这个“大中转站”有充足的货源对流。

大交通推动大发展

目前,泸州还未实现村村通公路,铁路和高铁发展相对滞后。

与泸州相比,如今的安顺实现“县县通高速”,且主城区至全市各区(县)时间全部缩短到半小时之内。

在高速公路多点开花的同时,沪昆高铁开通,分别在平坝南、安顺西、关岭设站,安顺迈向高铁时代,全面融入高铁经济圈。以安顺为起点,乘坐沪昆高铁一路向东,9小时可直达长三角;一路往西,一个半小时可抵达春城昆明;经贵阳换乘贵广高铁,5小时可达珠三角。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安顺快速融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不断释放出推动安顺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活力。

同时,一条条四通八达的硬化公路贯通城乡,搭建起了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让安顺广大农村驶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5年来,安顺实施骨干通道内联外通、农村公路通村畅乡、“交通+特色产业”扶贫等交通扶贫“八大工程”,新建通村油(水泥)路4045公里。2015年底,该市提前两年实现建制村100%通油(水泥)路。

“村村通公路,但还没形成网络,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每一个村都连接起来,打通断头路,形成闭合路、联网路,让‘C’型路变成\‘O’型路。”安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

近年来,安顺市交通部门着力破解农村交通网络通联问题,打通了一条条断头路,基本实现行政村之间联网。

“大动脉”与“毛细血管”的珠联璧合,让安顺已形成大交通的发展格局。

安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大交通的形成,使安顺分享到发展红利,高铁、航空等将给安顺和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安顺的门户将进一步开放,近距离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

随着高速公路、高铁、航空全线开通,使安顺与华东、华南、云南等旅游带、经济圈相连,与大西南旅游带、经济圈串联起来,让安顺实现“东接长三角、珠三角,北接重庆内陆几大市场,西接昆明、成都大西南经济圈”。

大交通让安顺更加开放,这意味着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将从各地汇聚而来,但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就会让优势变成劣势,形成“过站效应”。因此,抢抓交通发展的契机,打好开放前沿这张牌,将安顺打造成吸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容纳空间广的现代新兴城市。

而破解之策就是大交通推动大发展。近年来,安顺发展全域旅游、民用航空、特色轻工、能源、原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构建高水平、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搭建适合企业投资兴业的平台,化解了“过站效应”,让安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理想投资目的地,带来了“洼地效应”,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先选择安顺落户发展,从而推动了安顺市工业、农业、旅游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茜草街道 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本报讯(张红李静)近年来,江阳区茜草街道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对“公建民营”共建模式、“一院两制”运营模式、“医养结合”...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