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人开始忙腌制“年货” 灌制香肠 美食飘香

川江都市报 2017-12-29 16:58 大字

临近岁末,很多家庭、食堂、饭店的餐桌上,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道“新菜”——香肠,热气腾腾飘着麻辣香气的香肠经过一年的“沉淀”,又与“吃货”们见面了。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了大雪节气,泸州人就开始忙着腌制“年货”,比如腌肉、香肠,为的就是过年期间的餐桌上,那回味无穷的腊味。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李莉 摄影报道

灌制香肠“打拥堂”

“灌香肠又开始啦!”近日,川江都市报记者走访城区各超市、菜市场发现,随着天气转冷,市民纷纷开始灌香肠,猪肉消费也因此火起来。

在新区转盘农贸市场,有好几家灌香肠的摊位,每一家都十分忙碌,一些摊位还需要排队等候。摊主纷纷表示,最近生意越来越好。“如果你们晚来半个月,我可没法接受采访喽,那时肉摊上客户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们会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在洪洋农贸市场,今年40岁的尹强对川江都市报记者说道。

川江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尹强正将一盆切好的肉片端上案板,随后开始给肉片拌料。“盐、糖、酒、味精、甜油这5样是必须的,还有我独家熬制的秘方大料,都要一一称重按比例调配。”尹强说,一般客户选择原味的较多,如果有喜欢偏甜、咸、麻辣口味,或者偏肥偏瘦的,他们会按顾客的要求“量身定制”。尹强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25年前,他的父亲就从事肉食品加工生意,那时他经常给父亲打下手。1996年,他开始自己单干。如今,每年他都要为饭店、食堂以及市民灌制大量香肠。到了冬季,灌制香肠的客户便逐渐增多,大雪过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香肠不比其它肉食,从晾晒再到通风阴干,前后要近20天才能吃,因此很多人提前个把月就准备上了。”

在石马沟菜市场,一位姓马的摊主说:“近期有很多市民自己购买肉与调料,到我们这里来加工,忙的时候,一天要灌装200多斤肉。”而对于灌香肠的加工费,价格与去年一样,仍是2元一公斤。前来灌香肠的周女士说,“冬至前后还会再灌一回。”在菜场上,川江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市民除了到市场上用机器灌香肠外,还有不少人选择纯手工灌香肠。家住城北的张婆婆就是其中之一,往年的香肠都是自家手工制作的,今年也不例外,“习惯吃手工灌的香肠了。”

“吃货”的香肠情结

“晾晒不超过一周,要注意经常翻动。然后挂在屋檐下的通风处阴干,也不能超过一周,待到香肠七八成干,便可以放入冰箱冷冻了,如果可以放入真空袋中冷冻保存,那吃到来年冬天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家住天立花园的周先生正在排队等灌香肠,他热情地为记者“解读”着这些年来的香肠情结。他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每年他都要灌两次,要花到千元左右。“第一次少灌些留自己吃,第二次灌便是给孩子以及亲戚朋友们分一分。香喷喷的香肠送出去,不管多少,代表的是一份心意。”“过年的时候,香肠绝对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它的吃法很多,一般蒸熟后切盘,可以与松花蛋一起摆盘,作为凉菜下酒。翻过年后,香肠可以炒雪里蕻,炒青蒜、炒莴笋、炒芦蒿……作为下饭菜,全家人都喜欢。”周先生笑眯眯地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

“以前都住平房,晾晒很便利,现在住楼房比较多,可以晾在衣架两边,挂在阳台上。也可以找一根竹竿或者钢管,将香肠晾在上面。阴干后,再剪断连接的棉线,以便收藏。”提到这些年泸州人灌香肠的变化和故事,刘青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今到菜场灌香肠的市民才逐渐多了起来。“从口味上来说,以前大家都喜欢肥点的,现在都要瘦点的,而现在的老百姓也越来越有健康饮食的意识,要重咸口味的市民很少,大多会选择清淡一点的口味。”刘青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以前市民们会在年前灌一次就算了,现在都会灌两次。这样,除了鸡鸭鱼肉,主妇们又可以用香肠换换花样,多做出几道菜肴来丰富冬天的餐桌。

新闻推荐

泸州市委第三巡察组 反馈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巡察情况

◎泸州日报记者肖婷本报讯昨日,泸州市委第三巡察组到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巡察情况反馈会,对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巡察情况进行了反馈。泸州市委第三巡察组就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五方面存在的问...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