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泸州:绿色发展成经济新动力

四川日报 2016-07-25 07:30 大字

产业结构更“新”发展模式更“绿”

本报讯 (孔芒 记者 庞山岚)记者7月20日从泸州市统计局获悉,上半年泸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0%,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经济发展呈现产业结构更“新”、发展模式更“绿”的特点。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加快白酒、机械、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白酒产业在深度调整中走出低谷,上半年酒业同比增长14.17%。传统机械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和信息化发展,高性能智能机器人已起步。引进新能源整车及关联企业,推进能源产业集约发展。中海金象高等级润滑油加氢项目已试生产,这是西南地区首家生产高端润滑油的清洁型企业。该项目正式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泸州高新区加快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西南智能电网产业园、泸州大数据产业园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泸州大数据产业园已签约入驻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灾备中心等项目和九次方等10多家大数据企业。

打造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至2020年泸州将建成中心城区200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的成渝地区第三大城市。川滇黔渝接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正强势突破的泸州增添更强活力。泸州市委领导介绍,建设绿色酒城,泸州将把扩容提质作为首要任务,构建“一主四副多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两城三园区”发展格局。依托高校和医院,加快建设医教园区、西南医疗康健中心,打造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中心,辐射周边地区5000万群众。2015年,泸州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1%,已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化格局。

泸州一手做加法,一手做减法。3年来,全市新增森林面积49.4万亩。截至去年底,岩溶地区森林覆盖率已达49.6%。同时,泸州在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上频出“重拳”,工业招商锁定绿色、有机、循环的新型生态工业。

新闻推荐

泸州热心民警救助醉酒异乡客

近日,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红星派出所民警王聪热心救助一名醉酒人员,受到当事人的好评,这件事虽然只是民警王聪平凡工作的一个小片段,却是该民警一心为民的一个缩影,彰显了他从警路上不平凡的人生...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