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遗搭上“电商快车”众筹“人”和“智”

四川日报 2016-04-22 08:07 大字

这几天,四川宜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强正忙着一件事:测试即将上线的非遗电商英文网站。他想通过电商平台,将中国的非遗产品卖到全世界。

目前,大多数非遗产品不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就是在有限的圈子里销售。再加上许多非遗传承人身处偏远的地方,仅靠他们的力量来推动非遗产品的销售,难度很大。于是,一些非遗开始搭上“电商快车”,希望产品“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秦勇

“非遗”进驻电商平台

手工制作一把油纸伞,要经历锯托、穿纹等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古老的传统工具。“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要半个月。”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毕六福说,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油纸伞也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不过,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传承了400多年的泸州分水油纸伞以平均每天上百把的速度被一抢而空,又让毕六福看到了商机和希望。

2011年,拥有国家级非遗“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的北京百年老店内联升启动电商计划,“尚履商城”在天猫旗舰店上线,并相继进驻亚马逊、京东等第三方B2C平台,销路看好。受此启发,与手工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毕六福跃跃欲试。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同年,“毕六福油纸伞”正式入驻天猫。

“如今,通过网络扩大了油纸伞的知名度,销售额也在不断提高。”毕六福油纸伞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周俊说,仅去年,油纸伞的销售额就达到近千万元。

这让杨文强看到了商机。去年,他建立了专门的非遗电商资讯平台“扑满爱”,目前已有麻柳刺绣、北川羌绣等30余种非遗产品入驻平台。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将生产的蜀锦放在“扑满爱”进行展示,以出厂价向杨文强供货。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下单。“其实,我们有自己的网站展示销售蜀锦,但‘扑满爱\’作为专业的非遗电商资讯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展示、销售渠道。”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俊说。

而成都漆器工艺厂只是在“扑满爱”电商资讯平台展示漆器,如有订单,则由漆器厂直接向客户供货,“扑满爱”与漆器厂按一定方式分享利益。成都漆器工艺厂的陈红坦言:“通过电商,其实漆器的销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但至少增加了一条宣传推广渠道。”

众筹“人”和“智”

今年1月,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上线。项目的年货作品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手工制作完成。

故宫、淘宝、众筹、非遗……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组合在一起却指向非常明确,即吸引广大网友进行众筹,实现保护非遗项目、传承传统文化。

在众筹网上,手工宣纸、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均开启了众筹模式。其中,手工宣纸项目在去年7月上线当天,就完成了预设的3.99万元的众筹目标。此外,在追梦网等其他互联网众筹平台上也有武术、针灸等非遗项目上线。

去年,“毕六福油纸伞”在网上开展了一次众筹。由重庆的油纸伞爱好者李中洋发起,短短几天,便吸引了上千爱好者关注,筹集到20万元资金,支持毕六福油纸伞业有限公司做新产品研发,待新品研发出来上市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报支持者。

“通过非遗众筹,或许能够缓解非遗濒临失传的困境,因为众筹的是‘人\’和‘智\’。”杨文强认为,“筹人”包括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和文化,甚至帮助非遗传承人招到徒弟;“筹智”则由爱好者们对新品研发等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下一步,“扑满爱”不仅要在平台上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还要同高校合作,将大学生设计出的新产品放到平台上,让非遗传承人通过购买设计版权的方式买回去打磨,提升创意水平,再通过众筹方式,让社会大众都参与进来。

新闻推荐

泸州古叙矿区煤层气生产井成功点火

本报讯(记者李欣忆)记者6月2日从省能源局获悉,泸州古叙矿区大村煤层气开发生产井近日成功点火。这是自2010年四川率先在南方地区取得煤层气先导性试验成功产气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向煤层气规模化开发...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