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从竹编学徒到竹编高手
张世银在精心编制筲箕
因幼时患病导致不能站立,行走靠手撑地,但他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做饭、洗衣敏捷自如。随后他开始自行创业,他的竹编技艺让人折服,不仅成为当地的“创业之星”,还成为残疾人学习的典范。他就是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肢残农民——张世银。
身残志坚小小年纪学会竹编技术
今年51岁的张世银,老家在丰乐镇石通村一组。3岁时因小儿麻痹症从此失去站立行走的能力。面对残酷的现实,张世银没有绝望,学会了靠着双手走路、做饭、照顾弟妹,还常常爬走于邻里之间,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打听外面世界新鲜事。
有一天,张世银在路边看到邻村王大爷背竹背篓到集市上卖,他立即上前打听到了王大爷的住处,只要天不下雨,张世银都要爬到王大爷家里学编竹背篓。一段时间后,张世银就学会好几种农村常用竹编。
“我舅舅能吃苦,领悟力也很强,一件竹编只要有样品,他都仿照着编出来,而且编出来还比样品更精细,更美观。”张世银的外侄李帮平谈起舅舅的手艺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搞竹编需要竹子,张世银经常自己到山上去砍,由于他下肢残废,砍竹非常吃力,有时砍一根竹子回家需要几个小时。
张世银一直在追求进步和超越,为了让自己的手艺更精益求精,他听说罗东村有一个老人的竹编手艺很出名,便去拜访。罗东村距张世银家有近20里路程,但张世银顾不上,他坚持爬到那位竹编老人的家中学习,听这位老人讲解划细篾方法,几次下来就掌握了划细篾条的技巧。张世银10岁时就能编出簸箕、背篓等10余种农用竹编,买竹编制品的村民看到张世银在靠双手行走的情况下也自食其力,都乐意掏钱给他购买。
政府扶助重度残疾人变“创业之星”
“若没有政府帮我在集镇租屋子,带我外出参观学习精品竹编技艺,我的竹编制品不会这么俏。”10月30日,记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牛背石社区,在位于农贸市场边一间50余平米的出租屋里,张世银一边编着筲箕一边高兴地说,话语里充满了对政府的感激。
7年前,丰乐镇政府领导上门给予张世银办理低保时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后,民政办负责人专门在丰乐集镇上的农贸市场附近为张世银找到了一间屋子,张世银就把竹编手工作坊搬到了集镇上。
但近两年,张世银编制的背篓等竹制品因品种比较单一,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张世银传统的手竹制品牛嘴笼子、竹围席等多个品种都陆续淡出了市场。面对这一新情况,丰乐镇残联领导又针对竹品电视柜、竹餐桌等环保竹制品在市场上的前景,及时指导张世银转变竹编思路。
今年初,丰乐镇又专门送张世银参加了区上组织的竹工艺产品外出学习、培训,让张世银大开眼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4月,因张世银自强不息从事竹编40余年,在纳溪区的“创业之星”表彰会上,张世银被评为“创业之星”,并获得了2000元的“创业基金”支持。
周超文 唐代国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孟飞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石洞镇敬老院遗属(右一)捐钱华西城市读本讯(罗雪燕记者曾业摄影报道)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永寿敬老院五保老人温贵友,于今年8月26日在敬老院逝世。老人逝世后,老人的侄子温真洪和其他亲属商量...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