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武汉两市举行座谈会 黄新初阮成发讲话 唐良智王东洲唐川平出席

成都日报 2012-04-23 00:39 大字

本报武汉电 (记者 张魁勇 王喆 摄影 王熙维) 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昨日,成都市代表团继续在武汉学习考察,下午,两市举行座谈会,交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出席会议并讲话。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出席会议。

黄新初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推进的关键时刻,我们满怀着向老大哥城市虚心学习的热忱和加强中西部城际合作的愿景来到江城武汉。在历时一天多的考察行程里,代表团一行既亲身体验了大武汉气势磅礴的发展热潮,也充分感受了兄弟城市发自肺腑的欢迎热情。我代表成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对武汉市热情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向关注支持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抗震救灾斗争的武汉人民,转达蓉城人民的诚挚谢意。

黄新初说,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文化重镇,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特别是中部崛起的区域格局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近年来,武汉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正在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武汉在产业培育、城市建设等很多领域的发展实践,走在了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前列,创造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的重要经验。我们在为武汉发展成就感到由衷高兴的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向武汉学习的决心。

黄新初说,这次考察,代表团谈得最多、感受最强烈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心优势明显。武汉位于“九省通衢”之地,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和全国交通网络承接转换的中心枢纽,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和正在形成的金融中心,这是武汉发展的重大优势。你们确立的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体现了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的科学谋划,展示了立足中部又跳出中部推进武汉发展的宏大气魄,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武汉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发展格局宏大。你们采取大手笔复兴大武汉的发展举措让我们深受触动。代表团普遍感受到,“大武汉”这个评价非常精准,大气、大度、大思路、大胆识体现到了武汉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也深深融入到了武汉人特别是武汉干部的精神血脉之中。城市建设的格局“大”,你们坚持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以国际标准建设城市、以国际水平管理城市,把大江大河与大城市的组团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张扬了三镇三城的大气之美;产业发展的力度“大”,你们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下大力气营造大环境、培育大企业、打造大集群,在一些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形成了参与全球分工的核心竞争力;最让我们触动的是,武汉干部推动发展的劲头“大”,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三是创新驱动突出。代表团普遍感到,武汉确实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抓,着力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创造和生成,着力于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正在走出一条内陆城市建设开放前沿、老工业基地转型成为国家创新中心的科学发展之路。“看了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让我们感受到武汉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创新产业链集聚中心的强劲态势和广阔前景;楚河汉街,把城市文态塑造和城市业态提升有机融为一体,把历史文化传承和滨水公共空间打造充分结合起来,树立了城市建设的一个创新典范,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思路。”

黄新初说,刚刚闭幕的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明确了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和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深入谋划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正阔步迈上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新一轮发展,就是新一轮创业,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全国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

黄新初说,武汉和成都作为兄弟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民俗相融,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渊源和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近年来,两市之间充分利用中博会、西博会等重要平台,在经济、旅游、文化等领域广泛开展双向交流,切实加强务实合作。“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缔结为友好开发区、武汉旅发投集团与成都文旅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一系列事件为标志,两座城市之间形成了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人员交往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深入的合作格局。”黄新初说,当前,区域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武汉和成都,分别作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龙头城市,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战略支点。加强武汉和成都两座城市的交流合作,既顺应国家推动中西部地区互补联动的发展大势,又符合两市人民的热切期待和共同福祉。借此机会,我提出四点合作倡议:

一是强化交通联系。武汉和成都同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在打造大通道、发展大物流方面有着共同愿景。我们希望,两市全面加强交通和物流联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级航空、铁路枢纽的突出优势,加快打造辐射中西部、联通国内外的航空和铁路运输网络;充分利用武汉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西部地区通向海外快速中转港的优势,深化武汉与泸州两市的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共同发展成都—泸州(重庆)—武汉—长三角的公路水路联运通道;加快形成连接两市的快捷公路货运通道,开通“当日达”货运班线,以交通圈的先导建设带动经济圈的快速形成。

二是密切产业协作。武汉和成都分别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极核,产业的关联性、互补性很强,在跨区域产业协作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两市加强产业布局的整体谋划,坚持以交通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以集群为路径,积极推动新一轮产业协作整合和市场沟通对接,共同建立中西部地区跨区域的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市场共育的经贸合作格局。

三是深化文旅合作。武汉和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两座城市分别处在长江旅游带和大九寨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具备建立城市旅游联合体的有利条件。我们希望,两市坚持线路共推、品牌共建、客源共享、政策互惠,切实加强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入合作,联手打造有机对接的黄金旅游线路,协同开展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形象营销,实现两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强强整合。

四是完善交流机制。武汉和成都在基本市情和发展战略上有很多相近相仿之处,都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确立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奋斗方向,都肩负着强化枢纽地位、推动工业倍增、优化城市功能的重大任务。两市相互之间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地方很多。我们希望,今后两市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建立常态化的互访合作机制,特别是要推动两市区(市)县和经济开发区之间结对发展,深化两地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带动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中西部城市合作格局。

黄新初说,我们深切感到,这次赴武汉考察,既是一次学习先进的取经之行,也是一次深化合作的搭桥之行。代表团每个成员觉得收获很大,既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又收获了兄弟城市亲如一家的真挚情谊。我们将带着经验回去、带着感动回去,进一步把成都建设好、发展好。同时,我们热情邀请武汉市各位领导到成都考察指导工作。

阮成发代表武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成都市代表团来武汉考察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成都是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服了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经济社会实现了新一轮快速发展,创造的许多经验值得武汉学习借鉴。特别是你们确立的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史使命,既体现了中央和四川省委的部署要求,也完全符合成都的发展实际,显示出了大手笔、大气魄,让人为之振奋。

阮成发说,成都和武汉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都承担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任,同处长江流域,共享三国文化,感情相通、源远流长。当前,两市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相同的发展阶段、共同的发展诉求,使得双方合作空间十分广阔。“黄新初书记所作的热情洋溢的讲话,让人倍感亲切、备受鼓舞,对两市今后深入推进合作提出的四点倡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我们双方都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进两地交流合作更上层楼、实现同发展共繁荣。”此外,阮成发还就双方进一步加强产业领域合作、加强改革创新交流、加强文化旅游合作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上,唐良智和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平,分别介绍了武汉、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成都市领导包惠、刘超、黄建发、童若春、刘仆、王忠林、黄平,市长助理陈争鸣、韩春林、门生、刘俊林等参加考察和出席座谈会。武汉市领导车延高、龙正才、张河洁、邵为民、李传德等分别陪同考察和出席座谈会。

新闻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推出封面报道关注成都物流成都

2015年12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开通成都至巴黎航线,每周四班。巴黎将成为继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伦敦、莫斯科后,成都的第五个欧洲直飞航点,新的空中丝绸之路已然进入了编程。同时,成都的双流机场旅...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