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岩壁上的“弹幕墙”,是一本立体史书

泸州日报 2022-04-02 09:30 大字

“杜甫石”。

石刻“东岩夜月”。

东岩岩壁上“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当时激发了泸州民众的抗战热情。

开栏语

从各拉丹冬发源的亿万年大河长江,在泸州呈现出一种迷人的个性。它既柔美恬静,又狂野奔放;既有缓缓江流,又有狂涛怒浪。这段水域的多样化特点,孕育了流域内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名城之泸州,在136千米的江流浸润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镶嵌着纵贯古今的文化脉络。

今日起,本报推出“走读长江·看见泸州”栏目,对泸州的长江文化进行梳理,呈现其斑斓、多姿的历史,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

□ 本报记者 李家平

在泸州主城区中心半岛的滨江路,只要抬眼望向长江对岸的东岩,即可看到刻在江边岩壁上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除了这四个字以外,还有大量的宋代至民国的石刻题记,分布在长400米、高50米的岩壁上。

这岩壁,犹如一面“弹幕墙”。这些石刻题记,就是一条条“弹幕”。走近它,你会发现,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立体史书。

绝壁之上有宝藏

去探寻东岩石刻,既不容易,也容易。

不容易,是因为以前可以从沙湾古街择路直达,而现在沙湾古街已经拆迁,通往石刻的道路已经中断。

容易,是因为另有一条小路可以直达。

少鹤山北麓的东岩公园大门旁,有一条小路,往北行约200米,可看到一条石梯。沿着石梯下行50米,就到山腰。在这里仰望,眼前是一片难以攀爬的绝壁。

沿山腰小路往长江上游方向前行,可以见到石壁上赫然刻着“少鹤山”三个金色大字。据《泸县志·地兴志》记载:“清学使吴省钦,应鹤山书院院长杨卓之请名之,并大书于岩上。”距今已有近250年。

这通石刻附近,有一尊石佛,大耳垂肩,神态慈祥而端庄。据州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州人在东岩依岩石凿铸人佛一尊,山麓建开福寺(即大佛寺)。”大佛寺至今已有800多年,历代都有培修,后来毁损。

大佛旁有9块修缮大佛寺功德碑,年代不一,成为培修的部分见证。

400多米长的石刻长廊,由此展开。

行走于东岩石壁下的林间小路,不时有鸟儿鸣叫着从密林中飞向天空;长江对岸滨江路传来一阵音乐声,每个音符清晰入耳。

石刻的年代以明代居多,有“鸢飞鱼跃、波光云影”“山高水长、岩云水月”“东岩夜月”以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文等。其中,《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文有260余字,被誉为“西南石经之最”。

这些石刻,来头不小,比如“东岩夜月”。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谪云南,晚年流寓泸州十余年。期间,他整理写就了“泸州八景”组诗。“东岩夜月”就是“泸州八景”之一。

月夜,从东岩上俯瞰江水,东岩与夜月倒映于江中,呈现双月载沉载浮之景。“东岩夜月”不仅是这一自然景观的概括,也因为出于杨慎之手而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石壁上的清代题刻“山高水长”“岩云水月”,也同样描述了东岩与长江共同呈现的自然奇景。

东岩下的长江边,有一块长约20米、宽约9米、高约9米的巨石。这块巨石的立面,刻有明代探花江国霖书写的“郁青涵碧”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描述了东岩的山峦与葱林在长江形成的倒影之景。

这块巨石,还与一位大腕有关。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泸县法院云龙法庭法治兴村工作纪实

□周文莉李瑞金本报记者曾臻岁月如歌,矢志不渝。位于泸县东部的云龙镇有这么一群人,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他们心怀梦想,坚守...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