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发展共识 当好“桥梁纽带” 经济委员小组建议: 设立泸州企业家日,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深厚氛围
来自各界别、各领域、各行业的政协委员积极献言建策。本报记者 牟科 摄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肖婷
2月24日,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来自泸州市各界别、各领域、各行业的政协委员们围绕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红色文化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
近年来,泸州市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取得了耀眼成绩。大批泸州企业家发挥“创新者”“领跑者”作用,彰显了酒城企业家在新时代的担当作为,对外宣传了泸州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此建议,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泸州企业家日”,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同时,要进一步构建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机制,包括设立年度考核激励机制、对卓越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公开表扬、对优秀企业家提供政策优惠等。
建议大力宣传表扬泸州优秀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多形式的正面宣传,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开展弘扬企业家精神系列活动,结合酒博会、商博会等平台载体,树立泸州优秀企业家形象,传颂酒城企业家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
开展企业家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同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积极对外传递泸州营商环境的公平感、安全感、尊严感,树立泸州优质营商环境形象。
泸县政协建议:
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集聚人气
当前,泸州市正面临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圈”,泸州理当大有作为。但目前的泸州仍然对人口缺乏吸附力。因此,建议做好汇聚人口这篇文章,助力泸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议以环境优化汇聚安居人口,大力建设枢纽城市、人文城市、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在交通畅达、服务均衡、环境优美、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铸就相对优势。坚持以产业发展汇聚青壮人口,加强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打造国、省产业园区平台,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加强区域协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业态创新等方式,推动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
以绿色开发汇聚老年人口,开发建设城镇保健养生功能区,重点在中心集镇等区域组团构建康养生态圈;发掘冬暖夏凉的局部特有气候资源,在古叙地区选点开发建设候鸟型养生特色小镇等。以科教提升汇聚学龄人口,调整优化城乡义务教育校点布局,适度扩大城镇学校学生容量,牵引部分农民进城;提质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实现产、教、城深度融合。
以专业水平汇聚求医人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产业化发展,大力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康健医疗中心;推动川渝滇黔结合部地区医保互通互认、异地结算报销,打通外地求医人口“最后一公里”障碍。
农业和农村委员小组建议:
将高粱作为泸州市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白酒产业是泸州的支柱产业,白酒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高粱产业发展。建议将高粱作为泸州市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建议优化顶层设计,把大力发展高粱产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组建工作专班,结合泸州市“十四五”规划和泸州实际制定专门的高粱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高粱重点发展区域。市级层面出台补助扶持政策,加大高粱新品种研发支持和推广种植力度。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高粱产业发展。
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优势,依靠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农业系统高粱专家,重点支持高粱高产示范园建设。整合科研院所(工作站)、市农技协会等市级学会(协会)、基层科协组织等科技工作者组成专家团队,建立长效指导机制,对产高粱大镇、种植园区、种高粱大户等进行技术指导。
积极推进白酒和高粱上下游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大力发展高粱循环经济和循环生态农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坚持成片推进,大力推进高粱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高粱生产基础条件,建设农业现代化基地样板,带动整个农业生产发展。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小组建议:
加速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首段支撑,泸州应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和融入国家、全省规划,依托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挖掘自身比较优势,谋划重大项目,促进文旅融合,带动乡村发展,高质量打造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泸州样板,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议学习借鉴红色资源利用好的地区的先进经验,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区域协作五大工程,凸显酒城红色基因。成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州段)建设工作专班,专题向省级有关部门作好沟通协调,把泸州纳入四川省“十四五”文旅发展布局中的长征红色旅游走廊。
串联沿线资源,联合打造文旅创新示范区,做好红色与生态、红色与白酒、红色与民俗的文旅产业融合,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带。依托沿长征路线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突出不同区段的地域乡土文化特色和生态特点,整合打造长征文化特色乡镇与乡村。
加强与省内的长征沿线地区及云南、贵州红色资源丰富区县的沟通对接,着力把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红、白、绿、特”资源点串联起来,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大格局,进一步提升泸州全域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推进川滇黔区域合作发展,形成跨区域合作发展创新示范。
新闻推荐
泸州市领导赴泸县督导森林防灭火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本报讯(记者李独懿)2月20日,副市长马宗慧率队到泸县督导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马宗慧到位于毗卢镇的泸县国...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