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产”葡萄酒 带山村农民尝到致富新滋味
留守妇女成为葡萄酒产业工人
在泸县得胜镇罐顶山村,提起杜相珍、杜相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对姐弟十多年前投入全部家当在村里发展葡萄等产业,后来又打造自己的葡萄酒品牌,带动了乡亲们一起致富。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文 曹卫兵/图
荒山披上葡萄味“新衣”
变废为宝
何顺群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六张嘴,只有一个青壮劳动力。迫于生计,何顺群和丈夫只能在工地上打杂补贴家用。如今,何顺群已经62岁,没有工地再雇她。
“丈夫在曲药厂打工,一年中只有三四个月的活,幸好我还有葡萄园的工作,每年也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何顺群说,工作是老板杜相南安排的,他在这一带很有名气。
早在20多年前,杜相南就已经是十里八乡的“风云人物”了。
1992年,21岁的杜相南去宜宾打拼,姐弟几人从事鞋类批发生意,短短几年便挣了不少钱,一口气在镇上买了5间大商铺,成为村民眼里羡慕的“款哥”。但杜相南总觉得不快乐,成天寻思着:“我还应该再做点什么?”
年复一年,一批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一座座荒山和一片片闲田。2009年,杜相南回到家乡,萌生出一个想法:回家种植苗木和葡萄,既可以把家乡打扮得漂漂亮亮,又能让留守老人和妇女有一份收入。再说,桂花树和葡萄的市场价格高,销路不用愁。
巧的是,杜相南的“庄园梦”竟与二姐杜相珍不谋而合,姐弟二人带回打拼攒下的全部家当,购回一车又一车桂花树苗、葡萄苗,很快为两片荒山披上了“新衣”。“好好的老板不当,跑回来种花草,难道这也是生意?”乡亲们一时难以理解。
但在杜相南看来,苗木和葡萄是一个“变荒为宝”的好项目。于是流转土地100余亩,选苗、打桩、安篱笆、搭葡萄架、注册家庭农场……万事俱备,坐等三年后丰产的喜悦。
调整思路
打造泸州葡萄酒品牌
小寒时节,村民范世珍正在葡萄园里认真修枝,看得出,她格外珍惜眼下这份工作。
范世珍有听力障碍,丈夫腿有残疾——夫妇俩一直靠低保和残疾人补助度日。“是杜相珍请我来这里上班的,我一直没找到工作,直到这个葡萄园建起来。”在范世珍看来,有工作才更有尊严。
葡萄园里常年雇着20多个工人,主要从事采摘、施肥、修枝等工作,多数来自留守家庭的中老年妇女。而在“泸县紫秋葡萄种植交流群”里,周边几个乡镇的31位种植大户,经营着上千亩紫秋葡萄,数百人吃上“葡萄饭”。
几年前,葡萄园却是另一番景象。
2014年,杜家姐弟种下的60亩葡萄进入丰产期。没想到7万多斤紫秋葡萄换来“一地鸡毛”。“那年遇到全国葡萄丰产,市场价格一跌再跌,即便是以每斤两三元的价格销售,最后还是剩了三分之一烂在地里。”杜相南心疼掉在地里的每一颗葡萄,突然想到搞葡萄酒深加工,既方便储存又能提高附加值。
“我还要再投资一条生产线,做自己的葡萄酒品牌!”杜相南的话刚一出口,亲朋好友全都反对。
身陷家人、亲友轮番“劝谏”,杜相南、杜相珍姐弟义无反顾,决心做“吃螃蟹第一人”。
收入比之前多3倍
农户加盟
龙城红酒庄,有一条现代化的加工流水线。一排排空瓶经过清洗、灌装、封盖、贴标后变成一瓶瓶葡萄美酒,10多个女工正忙着装箱发货。58岁的钱正莲是这群女工们的“班长”,作为酒庄的老员工,她每月能按时领到一至两千元的工资。
2016年起,为了圆“美酒梦”,杜相南、杜相珍姐弟决定“背水一战”,东拼西凑出500多万元陆续添置生产设备。2018年,一个集发酵、生产、包装、储藏为一体,面积1400余平米、年产量上百吨的葡萄酒酒庄终于建成。
“妻子在镇上做生意,每年能赚10多万元,大部分都贴补到酒庄了。不仅如此,我还卖掉了两个铺面。”杜相南说。
创业的酸甜苦辣通通尝了个遍,杜家姐弟的葡萄酒事业终于走上顺途,生产的葡萄酒通过京东、华云数字等电商平台,远销浙江、福建、北京等地。农户们看到葡萄酒收益大大超过葡萄种植,纷纷盼着“入伙”,搭上致富“便车”。
此时,杜相南拿出方案:农户可以将葡萄折算成股本,酒庄负责生产、储存、销售,销售额按比例分成。种植大户一算账,入股的收益竟是过去种植葡萄的3倍。
虽说是几十人规模的企业,姐弟俩从不让员工称呼“杜老板”或“杜总”,喜欢他们喊“相南、相珍”,朴实而亲切。令杜相南欣慰的是,前两年,大女儿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国家级酿酒师、品酒师证书,即将成为一名“农二代”。“搞农业很苦,再苦也需要有人一代接一代干下去,女儿有知识有文化,会比我们的路走得更顺、更远。”杜相南说。
新闻推荐
因疫情农村演艺按下“暂停键” 有的“闭关”练功,有的另寻他路
刘利明练习通过敲击碗的旋律来演奏乐曲农历十一月廿七,刚表演完的刘利明没有预料到,这可能是他今年春节期间最后一场演出。...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