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恩阳:当好环境监测“哨兵”

泸州日报 2020-12-23 16:07 大字

□ 本报记者 陈相竹

“每天早出晚归,奔走于河道江塘、企业厂矿,对水质、空气质量、噪音进行监测。”这是泸县环境监测站监测室主任赖恩阳的工作日常。

12月21日早上7点,赖恩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从泸州城区家中出发,驱车1个小时到达单位,他简单收拾后,提上监测设备赶往各个点位采样。“采样完后,还要赶回单位出分析报告,经常中午都不能休息。”这种连轴转的工作模式,赖恩阳习以为常。

烟囱采样,鞋底被烫化

2014年,赖恩阳到泸县环境监测站工作,主要监测泸县境内濑溪河、九曲河等河流水质,企业排放的废气,以及噪音污染等。6年间,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都坚持行走在环境监测一线。

环境监测需要对水、空气、噪音实地采样后再进行分析,采样过程并不轻松。赖恩阳介绍,河流水位比较低时,需要顺着河坎到河边采集水样,衣裤常被泥浆弄脏,特别是冬天,刺骨的寒风经常吹得他直打哆嗦。

为采样企业排放的烟尘废气等,赖恩阳要携带重三十多斤的监测设备,沿着几乎垂直的爬梯,攀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取样,这对赖恩阳的心理和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同时还要忍受难耐的高温。由于爬梯是紧靠烟囱外壁设置的,靠近爬梯就能感受到烟囱的高温,铁制的梯子热到发烫, “有一次,我的橡胶鞋底都被烫化了。”赖恩阳说。

环境监测数据是开展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赖恩阳表示,再累再难也要保证数据精准,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为群众筑牢绿色屏障,再累都值得”

12月21日下午,在泸县大陆溪河湾凼水质自动监测站,赖恩阳拿出自带的监测仪器分析水样,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等,“测出来的数值要与监测站自动测量的数值进行比对,如果两个数值一致,说明监测站运行正常。”赖恩阳一边盯着数值变化一边说。紧接着,赖恩阳要赶回泸县环境监测站,还有一批水样等着他分析:“今晚可能又要加班了。”

加班是赖恩阳的工作常态,遇到环境污染突发状况发生,要及时赶到现场,节假日也不例外。“如果要监测夜间噪音,通常次日凌晨二三点才能下班。但想到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筑牢绿色屏障,再累都值得。”赖恩阳说。

据悉,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2020年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类(非辐射)组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竞赛中,赖恩阳以优异成绩进入全省前30强,并获得岗位能手称号。

新闻推荐

为迎合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裁缝铺变私人定制 裁缝铺如何“剪”出新市场?

缝纫师为客户改衣服上世纪70年代,裁缝行业曾风光无限,掌握了裁缝手艺,一生衣食无忧。而如今,裁缝却成为一个充满年代感的称呼...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