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泸州城市活力 服务业已成“主战场”

川江都市报 2020-12-12 00:49 大字

华润万象汇购物中心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泸州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

如今的泸州,大型商业综合体林立,国际高端品牌聚集;泸州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全球优质商品任由选购;依托泸州港,江海铁公多式联运,足不出户生鲜美食就送到家门口;夜经济霓虹闪烁成为网红打卡地……近年来,泸州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座城市“颜值”和功能品质的提升。生活中的高效便捷,与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密不可分。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文

记者 牟科/摄

A

“幸福产业”扩容提质

从衣食住行到游购娱学,服务业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位于佳乐世纪城的万象汇,是泸州一座全业态体验式购物中心,吸引年轻人到此打卡拍照,进驻的各种高端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

周末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带孩子逛万象汇、步步高商业广场,和家人一起品尝南北风味美食,约朋友去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每个周末,龙马潭区锦华十年城小区的黄女士都过得丰富而充实,而这得益于家门口建起的一个个商业综合体。

一条条商业街区霓虹闪烁,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勾勒着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脉络,泸州商贸、物流、文旅、教育、康养、餐饮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当前,泸州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化消费示范城市、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餐特色美食地标城市。

泸州华润置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营运部经理许睿然介绍,泸州万象汇囊括五大主力业态,进驻高端品牌达200余家。开业5年来,泸州万象汇创下了无数个第一:第一家集娱乐、休闲、购物、美食于一体的全业态购物中心,第一次让泸州人有了自己的万人倒数跨年盛典,第一个时尚发布会,第一次城市主题展,第一首泸州抗疫MV赞歌……泸州万象汇用这些“第一”,改变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成为全城乃至川南购物中心的标杆项目。

“十三五”期间,泸州始终坚持将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优质要素不断汇集,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亮点纷呈,建成佳乐世纪城、摩尔商城、万达广场、步步高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6个;打造尧坝驿、水井沟商业步行街、鱼凫古街等特色商业街区5个;打造两江美食城、夜知味、天远广场美食街等餐饮特色街区;加快“首店经济”“特色餐饮经济”“夜间经济”发展,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体验服务。让逛街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而成为物质、精神双满足的休闲娱乐方式。

B

“春酒秋商冬农” 更有国际范

塔吊挥臂翻飞,水泥罐车来回穿梭……12月8日,泸州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二期建设现场一派繁忙。

12月25日,第五届农交会将在这里举行。泸州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是中国(泸州)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从2016年至2019年,已连续承办了四届农交会。

作为2014年重点招商引进的“菜篮子”民生工程,不少果蔬、水产商户早就敏锐地嗅到此处不断攀升的商气,纷纷入驻。目前,二期项目16万平方米交易区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底建成,明年春季开业。

泸州海吉星副董事长肖映林表示,海吉星扎根泸州,引进全国的优质农产品来丰富泸州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在5年内,力争实现年交易量100万吨、年交易额100亿元的“双一百市场”,形成川渝滇黔结合部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一年比一年好,完全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市场变化。”4年前,泸州海吉星郭氏土豆批发部老板郭建从羊大山临时蔬菜批发市场搬到海吉星后,与陕西、内蒙古等4个土豆产区对结,选出10多个优质品种,每天销售额近10万元。

“5天时间,客流量47万余人次,现场总成交额达到40亿元。”谈起10月2日闭幕的2020第八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泸州市西南商贸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营销部策划总监黄东东仍抑制不住喜悦。这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泸州举办的首个大型展会,意外出现了一波反弹式消费,比起往年消费有所上升,证明了疫情后市民消费力有了大的提升。

黄东东表示,中国西南商品博览会永久落户西南商贸城,今后还要一直持续下去。下一步,要把粮油果疏销售区打造成拳头项目,形成西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同时,公司持续营销推广聚商气,帮助商家更好地做生意,让市民以优惠的价格体验到优质服务。

“商家跟着西南商贸城一起成长,共同发财!”杨凯在西南商贸城五区4楼开了一家健身器材店,他的客户不仅遍布泸州的三区四县,还有来自贵州赤水等地的。杨凯坦言,4年前,他果断买下这个铺面,就是看中了其区位优势和市场打造的七大优势业态。现在,西南商贸城的展位已经变得紧俏,二三楼出租率达到90%以上。

货出国门,泸州“春酒、秋商、冬农博”3大品牌展会规格和知名度越来越高,借助展会契机,让“泸州造”商品呈现在世界面前。会展经济正成为推动泸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C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如何加力推进泸州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健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工作机制,分片区开展疫情防控,帮助企业纾困复苏,切实缓解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全面复工营业,有效克服疫情影响,保障了市场蔬菜、水产、水果、粮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与价格稳定,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发展需要规则引领。泸州市制定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龙头企业五年培育计划,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措施,积极构建“5+5+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1+5+N”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持续完善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创新市领导联系指导机制、运行分析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定期召开服务业发展联席会,研判形势、跟踪进展、解决问题,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深化自贸试验区及各项国家级试点、示范改革成果,不断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各项惠企政策全面落地落实,企业运行成本逐年降低,市场信心不断提振,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0年,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泸县医药园区科技服务集聚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江阳区成功争创全省服务业强县,长江临港物流园成功争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泸州成功争创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获批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全省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泸州因为服务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的提升,更加充满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

新闻推荐

泸县玉蟾街道整合“政府+社区+医院”等力量 用心用情推动老年服务工作

□罗燕本报记者李界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丰富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安静...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