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玉蟾街道整合“政府+社区+医院”等力量 用心用情推动老年服务工作

泸州日报 2020-12-09 13:31 大字

□ 罗燕 本报记者 李界

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丰富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安静祥和的晚年,泸县玉蟾街道整合“政府+社区+医院”等力量,用心用情推动老年服务工作,不断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特困人员政府帮扶

“现在的政策好,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只要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生活来源的,都可以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近日,泸县玉蟾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张树明对记者说。

为了满足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和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玉蟾街道坚持“托底供养、属地管理、城乡统筹、适度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按照“分类定标、差异服务”的思路,创新“五心”服务理念,为特困人员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街道有青龙和石岗两所敬老院,只要满足特困人员申请要求的,都可以填写自愿申请书,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公示后,申请人便可按照相关要求进入敬老院。”玉蟾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徐光会说。

如今,玉蟾街道敬老院已帮助116名特困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住得安心、舒心、开心,玉蟾街道敬老院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与辖区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了共驻共建活动,一到传统节假日,老人们就会收到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等爱心单位送来的棉被、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

为提高老人们的满意度,敬老院还根据老人们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安排一日三餐,肠胃不好的老人有老年粥,一周7天将鸡、鸭、鱼、肉等菜品轮换着做,确保老人们营养均衡。“政府的政策好,现在我们不仅不愁吃、不愁穿,连生病住院都不出钱,日子越过越好,感谢政府。”青龙敬老院的老人陈朝德说。

B

独居老人社区照顾

送生病的老人上医院,陪孤独的老人唠家常,为暂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饭菜……对于玉蟾街道朝阳社区“爱心食堂”的工作人员而言,这样的工作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唐晓虹是朝阳社区干部,也是一名热心的党员志愿者,她热爱烹饪,厨艺精湛,成了社区“爱心食堂”的一名“御用厨师”,专为社区贫困独居老人提供美食服务。

“社区有独居老人6名,为了实时监护老人们的生命体征,有效保证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经常利用治安巡逻的机会,入户核查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困难需求。对于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会给予他们起居饮食方面的照顾。”朝阳社区文书曾正芬说。

“社区干部好呀!巡逻的时候发现我生病了,就做好饭菜送到我家!”曾受过朝阳社区“爱心食堂”志愿者帮助的老年人李淑芬说。

为了让社区贫困独居老人吃得开心,“爱心食堂”志愿者还会根据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口味制定“爱心食谱”,尽量满足老人的饮食需求,从而提升贫困独居老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此外,“爱心食堂”志愿者还会根据各大传统节日习俗,制作与节日相关的美食送到辖区老人手中,与老人们共庆佳节。

C

生病老人医院救助

“医生,我得了冠心病,长期靠药物维持健康,但不知为何,最近总感觉胸口发闷,心慌得很。”前不久,一名玉蟾街道怡园社区的老年患者咨询泸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中时说。

为了保障老年群体身心健康,提高老年群体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玉蟾街道积极与辖区泸县人民医院、泸县长生医院等医疗机构对接,邀请内科、外科、呼吸科等科室医师,通过“党支部共建”活动,将医疗卫生健康知识送到辖区居民小组,为辖区老年群体开展免费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

泸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彭莉介绍,为了更好地助力民生领域医疗服务常态化开展,医院每月都会联合玉蟾街道开展1至2次免费义诊服务,今年以来已服务辖区群众500余人。

为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玉蟾街道还鼓励各村(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道德好人等评选,呼吁大家向身边的好人学习,弘扬和传承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推荐

文明执法 靠前一步

近日,泸州市泸县交通运输局嘉明超限检测站的岗亭边多了一个签字平台,引得过往货车驾驶员纷纷点赞。因前段时间321国道维修...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