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谱写发展新篇章

泸州日报 2020-12-09 13:37 大字

(上接第一版)

看变化

新兴产业引来发展新机遇

作为中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泸州化工产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企业和产品。如:泸天化集团尿素及合成氨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甲基纤维素醚产能产销规模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硝化棉产销规模居世界第一;天华公司是1,4-丁二醇下游新型环保乳化剂“801”产品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中蓝国塑拥有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碳酸酯工业示范化装置……

最近,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方天普纤维素有限公司副经理李永峰正忙着和德国一公司谈新合作。有着“工业味精”之称的纤维素醚用途广泛,被应用于建材、医药、纺织日化、新能源材料、电子元件等诸多领域。

能够获得外国公司的青睐,李永峰解释说,不仅在于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更在于公司生产线进行了技术升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如果能顺利达成合作,纤维素醚的出口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李永峰对纤维素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敏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纤维素醚是公司产业发展重点之一。目前,公司正在规划36000吨/年纤维素醚项目,项目拟于2021年6月开工,2024年开始试生产。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并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实现技术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并结合自身资源状况及资源配置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建设,推动泸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谭敏说。

看突破

医药产业成新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是因为当地政府对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视,提供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产业政策对公司有很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四川省作为内陆省份,对高科技产业的迫切需求和公司达成了共识。”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焦广冀道出公司落户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区的缘由。

“十三五”期间,泸州立足于自身道地中药材及医疗卫生资源、精细化工产业基础等条件,将医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突破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医药产业在泸州悄然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省委关于“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支持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等部署要求,当前,泸州市正加快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步长制药、科瑞德制药、众邦制药等重点企业的到来,无疑为泸州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发展现代医药产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焦广冀介绍,步长制药一期项目主要用于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生产,目前项目已进入工业设备的调试验证阶段,初步计划于明年进行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0亿元,年利润约6亿元,年新增税收超3亿元。根据生产需求,预计新增300个就业岗位,可有效缓解地区就业压力。

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泸县无重大工业项目的空白,将为泸州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医药园区建成100亿级生物医药制造基地注入强大动力。

步长制药蓄势待发,众邦制药5000吨/年金刚烷及衍生物建设项目也如火如荼。

2014年,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董事长王军说,公司发展几乎与“十三五”保持着一致的步调。眼下,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公司的新规划也提上日程。众邦制药5000吨/年金刚烷及衍生物建设项目竣工在即,有政策支持、有市场需求、有技术护航,王军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回望“十三五”期间泸州工业发展,一个“新”字贯穿始终。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泸州工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发展动力。

“蝶变”仍在继续。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产业规划须顺应新时代变化。

步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泸州市工业发展主题,泸州市将坚持“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注重质量与提高效益相结合、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扶优扶强与共同推进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等原则,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做医药精细化学品细分领域的NO.1

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工地。川江都市报记者曹卫兵摄□本报记者杜玉青与四川众邦制药有限公司隔街相望的工地...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