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机器人、冲锋舟、摩托艇、无人机……各类装备齐上阵 应急演练插上科技“翅膀”
□ 闵捷 本报记者 曾念
“村民们注意了,要下大暴雨了,请注意预警信息,随时做好安全避险准备。”5月20日,暴雨预警信息通过泸州市应急“智慧”指挥平台、翼讯通短信平台发布后,市县村各级快速响应,迅速开展会商研判决策、现场指挥部搭建、救援力量协调、群众疏散转移安置、应急救援等工作。
直升机、机器人、冲锋舟、摩托艇、无人机……各类科技装备在水域救援、森林灭火、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现场各显神通。这是泸州市开展的2020年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对全市综合应急实战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
运用科学技术
增添科技救援力量
如何更快、更准应对突发事故灾害?市应急局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信息化、高科技装备建设,为救灾增添科技力量。
去年以来,泸州市根据机构改革实际,建成综合应急指挥平台。该平台整合全市交通运输、气象、公安“天网”、企业安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等监控系统,具备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辅助等功能,遇有突发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可针对突发事故类别、等级和地域,运用大数据分析全市救援队伍的装备、人员结构,事故灾害地点地形、救援通道、附近医疗机构分布等情况,第一时间指挥救援、科学快速处置。
综合应急实战演练中,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林火预警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到泸县港城大道隧道附近的玉蟾山脉出现火情,总指挥部随即运用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对周边企业、居民楼、地理环境等进行分析,形成疏散救援路线,实时调度火灾现场,为科学决策、有效应对抢得先机。
为提升应急救援装备保障基础,今年,市应急局积极争取资金,采购森林扑火等灾害事故单兵装备和大型设备。5月,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四川分公司签订《直升机应急救援合作协议》,为有效应对森林火险和医疗救援运输补充“空中”救援力量。无人机、灭火炮、消防机器人……演练广泛使用科技装备,对森林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实施精准处置。
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打通防灾救灾“最后一公里”
如何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泸州市从压实责任、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入手。
泸州市机构改革后,创新建立了“安委会+应急委+减灾委”的“三委会”工作机制,设置12个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部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务、林业等部门职责边界全面厘清,“防”与“救”的责任链条衔接良好。尤其在森林防火方面,泸州市落实森林防火地方行政首长责任,以及镇、村、组干部和林场护林人员“包村、包组、包山头、包林区”责任,形成森林防火工作合力。
泸州市在现有21个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在4个区县新增10个避难场所,各区县、乡镇新建地质灾害应急避难点32个,力争实现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避难场所零突破和全市主城区避难场所全覆盖。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避难点位设置达到1079处,有效辐射范围涵盖98%以上的洪涝灾害和地灾隐患点。结合泸州市事故灾害特点和实际需要优化物资储备,新增储存冲锋舟、帐篷、雨衣、棉被、便携式发电机等3000余万元的救灾物资,新增村级救灾物资储备点21处,同时,配备了大功率拖船、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专用设备。
此次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各类救援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快建设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泸州市建好国家队、专业队、基层队,推动单一救援向综合应急救援的转变。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战备训练科目从传统的火灾救援拓展到地震、放射物处置、水下、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救援,目前,全市可直接调动的专业消防力量达39支、1100余人。
新闻推荐
培养动手能力 拓展思维空间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富有特色
信息技术深受同学们喜欢◎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摄影报道今年春期开学以来,泸县二中城北分校系列校本课程开发日臻完善。日...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