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高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区 发展有速度 幸福有质感

泸州日报 2019-01-17 09:28 大字

龙马潭区全景。龙马潭区委宣传部供图

■杨尚威

如何给一座城市定义?龙马潭区有自己的目标——深入实施区委“三大发展战略”,坚持“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大城市规模、着力做优城市品质、着力做强产业支撑,高品质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区。

路网大建设城乡更紧密

近年来,随着龙马潭区城市化进程不断提档升级,环城经济圈、临港经济圈、空港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支撑不断做强,区域辐射半径不断增加,城区逐渐增大的交通压力成为龙马潭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处理的绊脚石。

如何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龙马潭区给出答案——加快推进骨架路网快速拓展和跨江通道建设。

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龙马潭区加快推进骨架路网快速拓展和跨江通道建设,围绕全市“双两百”城市规划,优化项目建设机制,强化项目攻坚推进:蜀泸大道四期、龙马大道北延线、机场快速通道、港城大道等50条城市干道建成通车;沱江二桥加宽改造、沱江三桥下穿隧道工程建成投用,沱江六桥及连接线工程竣工通车……同步推进龙马潭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北片区、学士山片区、临港片区、物流园区市政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骨架路网的快速拓展和跨江通道加快建设,让龙马潭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和乡村联系更紧密。

投资新热土发展有速度

龙马潭区天誉珑城项目公司是达州的老牌地产企业,“相中”龙马潭区,看中的正是这里未来的发展前景。自2016年项目落户龙马潭区以来,这片热土的巨大变化让该公司真切感受到龙马速度。

几年前,春雨路片区还是“不毛之地”,短短三五年间便成为了发展势头强劲的投资热土,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创业者慕名前来投资兴业置业。

区位优势是基础,自身有特色才是关键。

近年来,龙马潭区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聚力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北公交枢纽站、步步高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建成运营;城市老旧道路“白加黑”升级改造和城区景观照明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两江四岸”整治成效显著;羊大山公园、玉带河公园等10个公园广场建成开放。教科城公园、天下川江国家文化公园、学士山文创产业园等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目前,龙马潭区还打造以总部经济、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为核心的经济圈。依托空港经济区,打造泸州北向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城市副中心。依托临港经济区,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进口加工基地。主动服务泸县融入主城区一体化、两江新城建设,进一步优化空间,推动产城融合,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老城新面貌城市有记忆

吴利平是原小市旧城改造的拆迁户,2017年11月搬迁到了抚琴山水安置小区,他对新家的环境非常满意。小区依山而建,可远眺两江近看小市,新建的兆和路直通小区,十分便利。

近年来,龙马潭区大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已完成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改造(一期)、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遗迹保护项目等6个棚改项目。投入资金8亿元,实施安置房建设项目16个,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共建安置房8909套……

小市街道地处龙马潭老城区,曾是川渝滇黔结合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批发中心,直到上世纪90年代,小市一直都是泸州最大的糖果副食批发市场。如何让旧城老街不与时代脱节又能留得住乡愁?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让城市留下记忆。”小市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小兵介绍,“小市的旧城改造将以打造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为主,让老街旧城新生的同时又留得住乡愁。”

据介绍,宝莲街——蒋兆和故居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步行街,恢复街道历史格局和铺装。将保护好街区内的宝莲寺、蒋兆和故居及“醇丰远”窖池作坊等文物保护单位。蒋兆和故居,将拆除其周边建筑等,再现“蒋家花园”风貌;同时,建设蒋兆和作品陈列馆,将泸州市博物馆蒋兆和作品移至此处展出,展示大师作品艺术风采……届时,这条有400多年历史的老街、泸州酒文化的重要支撑点将焕发新生,重现以前“酒香四溢”的画面。

新闻推荐

泸州瓦窑滩 川江文脉最盛的村落(下)

瓦窑滩滩口。瓦窑滩村周氏碑。瓦窑滩杨家石朝门。拴船石。瓦窑滩村下水域。黄庭坚画像。瓦窑滩古寨主人李贤贞。□陈...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