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 乘“机”腾飞

川江都市报 2018-09-12 09:47 大字

泸州港是川内第一大港,这里有全国内河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的集装箱码头。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水公铁空”全面发力,构建现代立体大交通泸州港(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初步形成“水、公、铁、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客商货物 乘“机”而来

当前,泸州港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55公里。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镇段等加快建设,渝昆高铁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云龙机场即将投用,已。

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支撑的是一座城市商贸物流的发展。如今,自贸试验区、东部产业转移等机遇已经被泸州攥在手中,云龙机场是泸州连接沿海发达地区、连接世界最快捷的一座大门。随着机场的“起飞”,更多商贸合作、货运物流将乘“机”而来。◎ 泸州日报记者 肖婷

云龙机场提升区域吸引力

当前,正值泸州加快建成“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云龙机场的通航将有力提升泸州市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 泸州日报记者 周雪梅

新机场 新机遇

》》》催生航空航天新产业

2017年6月,泸州云龙机场航站区建设正式动工。正是在建设云龙机场的这片土地上,孵化泸州未来千亿产业的航空航天产业园诞生了。

在寻求传统产业转型的探索阶段,泸州市曾规划以云龙机场为核心布局临空经济区,最终在极短时间内摸索发展出航空航天产业。以云龙机场建设为契机,主导泸州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应运而生——这是泸州在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上跨出的非凡一步。

从无到有,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以国家“两机重大专项”为突破口,招引落户北航泸州研究院、航天科工31所预冷动力研制生产等项目35个,全力打造航空航天研发基地、实验试验基地、生产制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跳起摸高,重点推进航空发动机研发、试验、生产,加强与清华、北航、航天科工等院所合作,到2020年,航空航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

》》》筑起全面对外开放新高地

蓝田机场曾是泸州唯一的对外开放空中窗口,它见证了泸州的发展与辉煌,架起了酒城连接世界的航空桥梁。然而,由于航线安全问题,泸州蓝田机场部分航线于去年5月暂时停运。对于亟需集聚高端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园来说,航运不通成为掣肘发展的制约因素。

对于深居内陆的泸州来讲,想要构筑人才集聚的洼地、对外融通开放的高地,就必须全力以赴建成新机场,更好与世界接轨。

今年7月,北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懋章来泸参加中国泸州人才发展大会时曾表示,航空航天产业是高端人才牵引的产业。这类人才,对于北京等一线城市来说,同样紧缺。

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钟华贵说,如果泸州不通航空,园区将很难吸引“惜时如金”的高端人才。机场的通航不仅将为周边地区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重要的是带来“科技流”,“云龙机场通航为园区与更多科研院所、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和学术活动提供了支撑,并促进园区生产、商务等优质资源流动聚集。”

》》》带来区域整体融合新机遇

机场的迁建,不仅是空间上的位移,更是档次上的提升。

无论是外围配套的骨干交通网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机场本身提质扩容带来巨量的客流、物流和商流,将惠及直接接受机场辐射的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龙马潭区、泸县以及紧邻的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国家高新区等。

站在云龙机场看泸州的“吞吐”和“呼吸”,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等必将在更便利的交通和更成熟的临空产业中形成良性互动,引导高新态科技、商贸物流、旅游度假等产业集聚发展。泸州将依托云龙机场成为引人瞩目的招商引智热土。不久的将来,全球各地来泸办会洽商,络绎不绝。正如钟华贵所说,作为泸州的品牌和名片,云龙机场将带动提升整个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川南临港片区,天府首港已经为其奠定了水运通道的物流优势,机场通航将为之插上空运的翅膀。“水公铁空”的立体物流运输模式,将助力川南临港片区未来发展。

机场通航,航空事业发展,影响的不仅是川南临港片区,而是整个泸州地区,这里的进出口业务将更值得期待,这里的对外开放水平将更高。◎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补齐交通运输方式 将辐射川渝滇黔近3000万人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泸州市将建成“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其中“一枢纽”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实现这一目标,铁、公、水、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必不可少。当前,交通枢纽建设,只待泸州云龙机场通航,补齐空运这一缺失角落。

回首此前,泸州并非无航空货运。在云龙机场前,蓝田机场是客货流进出泸州空港的唯一渠道。通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蓝田机场航线扩增,服务提升,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泸州(蓝田)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293.1吨,这一数字在泸州周边地区机场中占绝对优势。

如今,随着云龙机场投用,基础设施建设及网络将进一步增大泸州的辐射能力。“规模更大,设施更好,辐射强度更大,辐射周边如川南、黔北、滇东,还有重庆周边近3000万人。”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商务出行第一选择

打通长珠三角客商来泸的空中通道

在高铁还没有开通的情况下,公务、商务出行的首选是飞机。因此,在招商引资上,机场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直以来,泸州市将长三角、珠三角的客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随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落户泸州,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从东部转移至西部这一机遇,近两年来,在泸州置业的客商越来越多。

在产业方面,航空航天产业是泸州市重点招商引资产业。围绕机场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泸州市招引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制造企业,包括无人机、发动机、配件等制造企业,并围绕航空航天的配套产业进行招商,包括机场服务业、物流、仓储等产业。

同时,因机场的建成,对交通体系和商贸物流的辐射力将更进一步。届时,周边云南、贵州、川南等地的乘客到泸州乘坐飞机,对泸州市打造旅游集散中心,依托机场和高速路发展优势产业、引进配套产业都有好处。

》》》新兴产业物流需求

多式联运促进现代大物流产业发展

当前,泸州市智能终端企业不断投产,空运又有着运送速度快、空间跨度大的特点,正符合其产品对物流运输的要求。随着机场正式投用,将为泸州市智能终端企业带来新一波好消息。

为适应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航空货物运输也将是云龙机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一方面将挖掘现有的航线运输货运资源,另一方面将与大型货物航空公司开展合作,力争在货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开通货运专线。

据泸州市民航管理局局长漆会强介绍,为适应川南临港片区的发展需求,如智能终端产业对时效性的要求,机场还将提前布局,开通主要目的地的货物航班。“通过空运与水运、陆运的多式联运,促进现代大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泸州市外向型经济。”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机场还有意按照先过夜后基地的方式,建设航空公司基地,再逐步推进筹建基地航空公司,打造区域性干支联营模式,真正形成和完善区域航空运输中心。

》》》跨境电商:招引更多外向型企业落地

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原产地进口过来的水果,在海蛎子持续热销。通航后,这些水果有望从上海港直飞泸州,缩短运输时间,以更高的品质呈现给泸州市民。所以,云龙机场通航,是海蛎子连锁店泸州片区总经理杨婷翘首企盼的事情。

杨婷说,海蛎子的进口水果,从原产地通过海运来到上海港,因为没有直达泸州的航线,只能空运至成都、重庆,再通过陆路转运到泸州,加上装卸货的时间,要耗上一天。

泸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认为,泸州云龙机场通航,对本地的跨境电商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机场通航后,一些附加值高、时间要求高的货物可以走空运,吸引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也可助推泸州申报和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为泸州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张伟认为,从远景来看,机场通航将助力空港申报和建设一系列对外开放口岸,从而吸引更多外贸物流在泸州集聚,招引更多外向型企业落地,吸引更多外向型人才来泸。在机场建成通航的机遇下,泸州的对外贸易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开放合作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国际货运:吸引周边货物到泸州集散

泸州云龙机场通航,将为国际货运带来机遇。

川南临港片区的泸州晟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以国际货运为主,公司总经理刘宇早就嗅到了这一商机。刘宇希望机场通航后,能多开通国际航线,届时,他们的国际货运可以从国外直达泸州,或者从泸州直接出口国外。目前,公司布局在泸州的国际货运业务主要是大宗货物运输,走铁运、水运,涉及空运这一块的国际货运业务主要放在成都。云龙机场开通国际航线后,国际货运业务将部分航空件放在泸州,特别是泸州本地企业的出口物资,或进口到泸州的物资。

刘宇认为,随着国际航线的开通,将为他们的业务带来新的拓展和机遇。除了泸州本地外,还可以吸引内江、自贡、宜宾等周边城市的国际货运物品到泸州集散,他们的业务也会随之扩展和增长。

》》》物流通道:让货物搭上航空走出国门

泸州云龙机场通航,川南临港片区进出口业务将迎来发展机遇。

川南临港片区口岸工作局局长朱秋润认为,泸州云龙机场通航,不仅会带动人流,也会促进物流的增长,特别是国际航空物流,有望迎来新的突破。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国际航空物流通道将逐渐构建起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机场通航,暂时可能无法开通国际航线,但开通到北上广深的航线却是可期的。”朱秋润说,由于北上广深的空港连接着大量的国际航线,泸州可以把北上广深作为跳板,与国际相连,让货物走出国门,或者让外贸货物通过空运的方式来到泸州集散。

朱秋润说,随着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行,泸州外贸进出口增长迅速。位于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的泸州市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今年1-7月,国外进口货物已突破10万件。随着机场通航,川南临港片区外贸货物量有望实现更大增长。

在川南临港片区发展的大背景下,近一年多来,智能终端产业在泸州实现从无到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企业集聚泸州。今后,这些出口的智能终端产品,有望搭上泸州航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四点半课堂” 为何改成“三点半”?

家长质疑:改时间的“四点半课堂”没有意义学校:已结合家长建议和实际情况调整上下课时间◎川江都市报记者田明艳家长期待已...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