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事业人生 在自贸试验区再次起航 记川南临港片区对外贸易局工作人员石声清

泸州日报 2018-05-09 11:40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梅

石声清,是川南临港片区对外贸易局的一名工作人员。2017年9月,在江苏南京一国企任职高管的他举家回到泸州,投身川南临港片区建设,在对外贸易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回家

一份15年都割舍不掉的乡愁

5月3日,记者推门走进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对外贸易局办公室,一位身材精瘦、斯斯文文的男子立刻展开笑脸迎上来:“你好,我是石声清。”

石声清是标准的“80”后,泸县玄滩镇人。1998年,品学兼优的他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02年,石声清顺利毕业,考进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南京中船绿洲机械有限公司进出口部。工作中,他踏实刻苦、认真负责、学习上进,很快被提升为业务主管并被委以重任。15年光阴荏苒,石声清在南京立业、成家、生子,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作为家中独子,石声清每年都会带着妻女回到泸县老家看望父母。每一年,他都有不同的感受:平整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城市建设越来越漂亮,山更绿、水更清……石声清由衷地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兴。在与初中、高中同学的聚会中,同学们都纷纷向他喊道:“快回来吧!”

“回家”逐渐成为石声清心中的梦想。一有时间,他就在泸州人事考试网上搜寻、浏览就业信息。

2017年6月,石声清看到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已经在泸州挂牌成立,正在面向全球、全国招贤纳士。看到自己所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正好有用武之地,他一下子兴奋起来:“太好了,我要回家去。”

石声清甚至没来得及告诉妻子,就打电话到川南临港片区咨询相关情况。电话那头,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表露出对家乡人才的极大欢迎。终于,石声清下定了决心,与同是泸州人的妻子商议之后,准备双双辞职带着孩子回到泸州。

2017年8月,石声清和妻子办好离职手续回到泸县。父母对他们的举动惊诧不已。石声清连忙给父亲解释:“你们年岁已高,回来后一是可以悉心照顾你们;二是能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这也是我的心愿。”

2017年9月,通过递交资料、面试等程序,石声清如愿正式上岗。同时,他的妻子也顺利考进了泸州港投集团。阔别家乡15年,夫妻俩的事业人生,在家乡第二次起航。

愿景与自贸试验区一起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对外贸易,与石声清所学专业一脉相承,也让他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带着饱满的感情,他认真和同事们对川南临港片区对外贸易的政策进行修正、优化。石声清说:“我在国际贸易系统工作十几年,很想把外面的先进经验带回来,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石声清认为,之前泸州进出口贸易缺乏经验,开放程度不高,短板很明显。如今,通过全市上下一年多的努力,泸州物流通道、港口建设、航空建设、高铁等自贸时代需要的硬件设施突飞猛进……泸州进出口贸易发展很快,去年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石声清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目前,川南临港片区正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突破“融资租赁、国际贸易、对外文化”为契机,把试点范围从单一扩展到多样创新产业,特别是借助泸州在中医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优势,争取实现这些方面的“零突破”。如川南临港片区正在争创“四川省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就是按照市场运营模式,把地方上的非遗文化产品包装和外销。

石声清告诉记者,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各国及地区贸易联系的加强,国际上对贸易管理程序的合理化、便利化越来越重视。川南临港片区成立一年,泸州的区域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整体投资环境也在贸易便利化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不断优化,会吸引更多的国家、地区、城市、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泸州。

石声清希望,内在方面,川南临港片区可以持续加大对引进的外向型企业扶持力度,争取让更多的优秀企业能够扎根下来;外在方面,更多地走出去学习,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他相信,随着通关便利化服务等一系列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川南临港片区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在泸州奋力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闻推荐

福集镇大田社区 聚力抓好社区党建

本报讯(徐茂艳)近段时间以来,泸县福集镇大田社区立足区位优势,量体裁衣,采用“三个三”工作法团结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家园共建共享。三向用力,牢树共建意识。大田社区向上用力,争取镇党委支持,整合...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