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制种保险收得少赔得多保险公司盼风险分摊机制

四川日报 2016-06-21 23:34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学文

5月30日,泸县立石镇农民涂绍全为他的400亩制种水稻在中国人保财险泸州市分公司投了保险,交了9600元保费。涂绍全说,花9600元可以保证回本。

截至6月10日,当地已有3万多制种农户争先恐后投保。

制种水稻,亩产营收可达一般水稻的两倍。但高收入蕴含着高风险:通常,制种水稻父本只有5天左右花期,母本仅有4天左右花期,在这个时间段如将父本上的花赶到母本上,结出的果实就是稻种。否则,制种就失败,制种农民投入的成本就收不回来。

人保公司提供的制种保险,就是帮助农户抵御制种风险的。

收了158万元保费赔出1522万元

“黄经理,听说你们人保财险公司今年还保制种险,我们这些悬吊吊的心总算放回肚里去了!”5月20日,是农历“小满”,泸县立石镇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已半米高。涂绍全一看到中国人保财险泸县支公司经理黄祖麟出现在村里,与其他村民一起围了上来。

黄祖麟告诉大家:“要保,请大家放心,今年政策下来得晚,现在就给大家做登记,力争月底全部保完。”

泸县农林局研究员张乃洪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去年人保财险公司赔得那么好,稳定了制种基地,今年泸县农民水稻制种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积极性。”

目前,全国有31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四川省有9个,泸县是其中之一,主要是杂交水稻制种。

中国人保财险泸州市分公司总经理王敏说,公司去年尝试在泸县、江阳区试点开办杂交水稻制种保险,但这一试才知道了什么叫赔得惨。

2015年,泸县有11099亩、江阳区有2072亩投保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当年6月底,制种稻田长势喜人。进入盛花期,从6月30日至7月5日,连续6天阴雨。7月6日,天气放晴后,水稻的父母本花期已过,制种水稻遭受重大损失。

按照保险合同,在省公司全力支持下,中国人保财险泸州市分公司从7月21日开始理赔。到9月30日,1522万元理赔款全部打到农民账户,而此前收取的保费仅158万元。

农民得到赔款,今年才有可能继续从事制种生产。涂绍全告诉记者,去年种了350亩制种水稻,支出70万元物化成本,获得赔款35万元再加上收成,实际只亏损了2、3万元。“有了这笔赔付作底,我今年将制种水稻扩大到400亩,弄得好一季下来收益可达30万元。如种一般水稻,收益也就是个6、7万元。”

地方财政、保险公司吃不消风险需要分摊

推行制种保险,地方政府也在出力。

按照保险合同,一亩制种水稻的保额为2000元,需支付保费120元,其中80%即96元是由县区政府财政先期全部承担,农民只承担保费的20%,即24元。“泸县财政去年仅此一项补贴就达到100多万元。”泸县农林局副局长曾惠平告诉记者,“补得很吃力,长期补下去恐很难吃得消。”

很吃力,为啥还要补?曾惠平给出理由:开展制种保险能有效促进泸县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有利于制种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益于农民增收致富、维护农村稳定。但是,制种保险要可持续发展,应该将其纳入国家财政补贴,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享受相关补贴政策。

赔付端也需建立分摊机制。“作为市州级分公司,能有几个1000万来赔?”王敏说,“出于国有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承担,按照省公司不惜赔、不乱赔要求,去年公司赔偿启动了大灾准备金,保护了农民制种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要保护保险公司开办制种保险的积极性,尚需国家出台更加规范、科学的制种保险理赔条例,各级政府参与共同建立特殊保险风险分摊机制。”他建议,承保保险公司赔到所收保费的200%,以上部分由各级财政与保险公司全系统进行分摊,以分散承保公司的赔付风险。

编后

收了158万元保费,赔出1522万元,这笔账算下来,肯定是亏大了。

但账,还有几种算法。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本来就不指望挣大钱的,只当是履行社会责任了。农业生产出风险的频率高,但也不是年年遭灾、处处出事,这有个以丰补歉的账。财政之所以肯花大钱补贴,是因为制种的收益远远高于普通种植,无论从农民增收还是县域经济,账都是划算的。

保险公司呼吁风险分担,除了外部的分担机制,系统内部也可以有敉平调补机制,甚至可以根据气候情况、出险概率风险进行再保险。制种风险本身,也可以通过农技服务等办法弥补、降低。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