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智能喷灌系统落户园区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4-20 00:03 大字

◆太阳能提灌站。

▲技术员在网上监控浇灌情况。

泸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4月11日,笔者来到泸县嘉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看见技术员陈科隆点开了电脑页面上的操作开关,不一会儿,600亩的蔬菜基地上就开始喷洒水了。

“我不仅能操作灌溉,而且能监视基地情况,实现分区精准灌溉、自动施肥、施药。”陈科隆自豪地说,他只需在室内进行电脑操控,即可完成区域内喷灌的开关,同时结合田间控制器,根据检测土壤湿度和温度,满足农作物的用水、用药需求。

自动化操作 节本增效

这套智能喷灌系统的建成,得益于泸县2015年省级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资金的扶持。泸县嘉明镇依托小农水项目,引进泸州市一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土地流转600亩。其中水利工程总投资700万元,按照小农水项目“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模式,泸县补助投资业主336万元(其中省级财政278万元,市级财政11万元,县级财政47万元),业主自筹364万元。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太阳能提灌站1座,中央、泵站、田间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各1套,调节池2口,PE输水管道23公里,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亩。

“智能化喷灌系统不仅节约了用水,而且大大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投资成本。”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李健介绍,如果靠人工灌溉,每亩单次就要一百多元,600亩基地一天达到七八千元,而智能喷灌系统只需要一个人,在一天内就能完成全部灌溉工作。“智能喷灌系统建成投运后,大大节约了成本,种植的第一季青菜亩纯利润达800元。”李健说,“我们建成了太阳能提灌站,通过建立喷灌、滴灌、肥水一体化灌溉,使我们整个产业园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嘉明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全自动控制信息化管理全覆盖,是全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全面的自动化、信息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泸县水务局局长廖理洪十分看好嘉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模式。

多元化投入 机制灵活

2015年,泸县被列为全国100个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该县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办法,选择投资水利工程建设的业主。要求业主土地流转规模应达100亩以上,并从事现代种养、休闲观光等农业项目;未达到土地流转规模或业态要求的,应具有相应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与当地集体经济组织达成农业招商协议后,经县水务、财政部门会审后方可实施。

嘉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水利工程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及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方式引进企业投资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实行县、镇、村三级监管、跟踪审计,水利工程投资不足部分由投资企业承担。所有权归村委会,使用权按土地流转合同年限归投资业主,日常维护管理由企业负责,实现了多元化投入水利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水利和发展农村产业,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改变了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有人建、无人管的局面,把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推向市场,真正实现了多元化投入水利建设,为全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积累了经验。”廖理洪评价道。

新闻推荐

泸县12年增殖放流珍稀特鱼种120万尾

记者日前从省农业厅获悉,8月15日上午,泸县在境内长江段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放流的品种总金额44.4万元,其中胭脂鱼2.5万尾,长薄鳅0.6万尾,中华倒刺鲃10万尾,再次为长江增殖了珍...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