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捕蜂奇人 20年端掉千个马蜂窝

成都商报 2016-01-13 18:22 大字

1月11日下午,泸州城区滨江路黄国学家的鱼馆门可罗雀,但他另一项“生意”却很火爆,不到一小时便有两人来电咨询,他们都想购买黄国学从野外摘下蜂窝中的马蜂蛹。

在泸州当地,说起掏马蜂,就一定要说到老黄。从十五六岁开始,黄国学便跟着做赤脚医生的父亲开始掏马蜂窝做药引,多年来,逐渐形成一整套独门抓蜂技术,即便拥有上千马蜂的蜂巢他也能一锅端。

20多年来,黄国学在泸州区域内掏了上千个蜂窝,不仅为当地居民除了害,蜂巢、蜂蛹和野蜂也给他带来每年超过5万元的收益。下一步,黄国学准备发挥所长,租一片山林专门养马蜂。

有来头

十多岁就开始琢磨掏蜂窝

掏马蜂窝是黄国学做餐饮之外的副业。据了解,黄国学掏马蜂窝已有多年历史,被他端掉的马蜂窝至少有上千个,平均每年要掏掉五六十个。黄国学说,高峰期时一天能掏七八个蜂窝,即便眼下到了冬天也有人不时求助帮摘蜂窝。

今年41岁的黄国学是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人,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赤脚医生。黄国学说,马蜂虽然有毒,但许多民间药方子却需要马蜂做药引。由于马蜂蜇人且有毒,市面上也少有人卖,因此父子俩便琢磨自己掏蜂窝抓马蜂,当时的黄国学,还是个10多岁的少年。

老黄回忆,在掏过的千个马蜂窝中,他几乎见识了大小位置各异的蜂巢,有土里筑巢的,也有在树顶安家的,还有在楠竹竹节内生活的。让黄国学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在2011年夏天,泸县大田村一位79岁的老人在弄土坯时被距离老人50多米外的马蜂群蜇死。

“我掏过最大的,高1.7米,直径1.2米,总重量超过70斤。”黄国学说,当时抓获的马蜂超过5000只,“一个矿泉水瓶装300只左右,都装了整整18瓶”,蜂巢中的蜂蛹也有30多斤,“锯成两截才装在车中带走”。

有秘诀

自制鞋套、药水和防蜂服

多年的经历让黄国学形成了独特的抓蜂工具和一整套独门技术。

黄国学独门的抓蜂工具主要有防蜂服、鞋套、解蜂毒药水等。防蜂服由衣裤帽一体的服装、手套和头套组成。老黄介绍,服装主体是一套化工厂内抗酸碱腐蚀的旧衣服改装而成,胸前有两道拉链,这是防止爬树蹭坏拉链。另外,为便于呼吸,头套嘴巴位置被黄国学装上了自制的带孔塑料瓶。有了这么一套外观像防化兵的防蜂服,上千只马蜂围攻也不惧。

马蜂窝常常位于树木顶端,要爬树是件麻烦事,为此,老黄自制了一双“铁鞋套”。成都商报记者发现,爬树的鞋套由铁焊接而成,上面有三个尖利的铁齿,外侧两颗内侧一颗。黄国学介绍,使用时直接将鞋套套在筒靴上,鞋套上尖利的铁齿能扎入树皮,即便很光滑的树也能比较容易地爬上去。

解蜂毒药水是黄国学父亲传下来的方子,掏蜂窝时一旦被马蜂蜇上就立马使用药水解毒。黄国学称,这些年掏蜂窝难免被马蜂蜇伤,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全靠解毒药水,有人被蜂蜇时黄国学也会用这个药水相助。记者问及药水配方,老黄神秘一笑:“秘密。”

黄国学介绍,最开始抓马蜂时经验不足,“马蜂发现有热气(体温)就专朝有缝的地方蜇,有的甚至钻入防蜂服内”,“最多的一次身上被蜇了30多下”。

最危险的一次是去年夏天,当时黄国学和另外两人到泸县牛滩坝去掏蜂窝,一切收拾好走了100多米,黄国学开始脱防蜂服,不料趴在衣服上的一只“虎头蜂”蜇中了黄国学的太阳穴。“当时就感觉眼冒金星,头重脚轻,幸好同行的人马上给我用药解毒。”黄国学说。同行的黄国学徒弟向记者证实,老黄当时在地上躺了半个小时才站起来。

有钱赚

蜂巢、蛹一年卖5万元

因能将马蜂连锅端,黄国学常常会被市民邀请去灭蜂,本地的电力、消防部门有时也会请黄国学帮忙,这种情况下黄国学会象征性地收点辛苦费。“普通市民打电话来求助,我不收任何费用帮忙。”黄国学说,这些年他都不记得为多少人摘过马蜂窝了,“保守估计上千个”。

实际上,老黄有着自己的盘算,因为掏下来的马蜂、蜂窝、蜂蛹和蜂王浆都是宝贝。黄国学说,蜂窝带回家后他会将其冻在冰箱里,然后弄开蜂巢取马蜂和蜂蛹。马蜂和蜂窝均可入药,“一般蜂房卖15元/公斤,马蜂则三四百只装瓶销售,一瓶能卖到200元”。马蜂蛹是无脂高蛋白,许多人喜欢吃,每斤能卖到100元,而蜂王浆则卖到1元一只。

11日下午,记者在采访时,便有一名成都的潘先生来电咨询蜂王浆的吃法。据潘先生透露,自己是通过一个朋友了解到黄国学手中有蜂蛹和蜂王浆,于是买了几两回去准备试试。而据了解,像潘先生这样慕名而来的购买者不少,因此黄国学的蜂巢和蜂蛹并不愁销。按照一年掏五六十个蜂窝来算,黄国学靠这门手艺每年挣上五六万元。

有争议

掏蜂窝会不会影响生态

黄国学这样常年四处摘蜂窝且对马蜂一锅端,是否会对生态链造成影响呢?泸州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刘勇表示,有毒的马蜂占领屋檐和树枝,常常对居民安全造成威胁,黄国学为民除害的行为值得肯定。同时,马蜂不是保护动物,且繁殖力很强,就算被黄国学一锅端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专家徐怀亮教授也表示,马蜂的繁殖能力很强,天气热时由蛹到能飞只需要20来天,且每次繁殖都呈几何倍数增加,黄国学捉马蜂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成都商报记者 蒲康林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小城玄滩 宜居宜商凸显大镇风范

美丽优雅的小区环境老城新印住宅小区玄滩是一个镇,更是一座城。这个有小城风范的大镇,在泸州乃至整个川南地区,早已声名远扬。早在1995年,玄滩镇就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13年...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