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响”播出惠农好声音
泸县在251个村的2400个组安装了2400组高音喇叭,实现广播无线、有线全覆盖——
目标功能:让“村村响”成为农民致富的“信息港”、文化生活的“欢乐园”、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村文明的“吹鼓手”
□张涛 曾佐然
“各位听众朋友,现在是《早安龙城》时间……今天将邀请我县农业专家给大家讲讲病虫害防治知识……”12月25日早上7点30分,泸县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游洋的声音准时响起。
从10月31日开始,覆盖全县20个镇(街道)、251个行政村、46个社区的泸县广播“村村响”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消失多年的“高音喇叭”重出江湖,每天分7∶30—8∶30,11∶30—12∶30,18∶00—19∶00三个时段,推出三档面向农村听众的原创节目。“从今以后,不管是在繁华的城镇,还是在偏僻的乡村;不管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之时,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之际,广大农民都能感受到广播 “村村响”带来的贴心服务。”该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游书勇说。
无线有线全覆盖
泸县将“村村响”工程列为该县重点工程,列出专项资金,确保到2014年底实现依托县广播电视台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利用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建立起县、镇、行政村广播共用,传送中央、省、市、县广播节目,并通过室外专用调频收扩机和调频音柱收听的广播系统,实现全县各镇有广播中心,村村建有广播室,有效广播覆盖农户在90%以上。
该县还制定了 《关于泸县广播“村村响”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村村响”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健全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广播“村村响”工程做到“长期响、优质响”。目前,泸县已在全县251个行政村2400个组安装了2400组高音喇叭,46个社区安装了307组扩音柱,实现了农村广播无线、有线整体覆盖。
常态应急双模式
泸县“村村响”采用“常态”和“应急”两种模式,平时可为村民播报新闻、专题节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又能成为应急广播系统,且操作十分简便,凭借一部手机既可点播新闻,也可报告灾情。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播放是“村村响”建设的目标功能之一。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广播,向农户播报预防减灾的相关知识,应急播放突发性灾害通知,让大家做到早知道、早预防。
“广播给村民带来实惠,村干部开展工作也便利多了。”玄滩镇金龙寺村党支部书记易佑学说,有了 “村村响”,村上出通知、宣传政策一步到位,方便又省事。村民陈绍红说:“广播每天播放3次,还有招工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哪里要人,到哪里去打工。”
让电波永不消逝
“完成建设任务只是 ‘村村响\’工作的第一步,后续的运行维护工作更复杂、更艰巨,我们要建立健全广播‘村村响\’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上。”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颜习林说。
为保证 “村村响”长期响、优质响,泸县把“高音喇叭”安装到村民聚集地,培训技术人员对广播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同时组织广播台站精心编排节目,充实更新内容,让群众关心的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将党的声音、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将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
“我们要让‘村村响\’成为农民致富的‘信息港\’、文化生活的‘欢乐园\’、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村文明的‘吹鼓手\’。”泸县县委书记郭庆说,满足群众需求、赢得群众满意,才是“村村响”的最终目的。
新闻推荐
6月9日,笔者在泸县召开的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工作会获悉:2015年四川省被纳入全国调整完善农业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改革试点省范围,结合泸县实际,制定了调整完善三项补...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