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采风团进泸州寻访百年乡土记忆

华西都市报 2014-07-25 14:15 大字

“乡土曲艺进深圳”采风团来四川系列报道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刘鹏)昨日,“乡土曲艺进深圳”采风团分别来到泸州市江阳区和泸县,分别考察了“分水油纸伞”、“泸州河川剧艺术”、“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群”、“雨坛彩龙”、“薅秧歌”和“玄滩狮舞”等非遗项目,寻访了承载泸州数百年历史的乡土记忆。在江阳区分水岭镇,在泸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县“薅秧歌”、“玄滩狮舞”,其精湛的技艺更是征服了每一位来自深圳的观众。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记载了泸州人400余年的乡土记忆。毕六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在位于分水岭镇街边的那间散发着浓郁桐油味的工作室里,毕六福接受了深圳采风团的采访。“分水油纸伞取材于天然的楠竹、岩桐木、皮纸和桐油,每道制作工序都富有艺术性,复杂并且精细。”毕六福说,制作一把油纸伞,需要90多道工序,单是其中“满穿伞”的工艺,就需要用五色丝线穿刺2000多针。

“雨坛彩龙盛行于明末清初,为民间设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而得名。”雨坛彩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谈燕向深圳采风团介绍说,作为民间吉利祥和的象征,雨坛彩龙不但以“活”字出名,更是赢得了“东方活龙”美誉。

而作为中国狮舞北狮中的武狮流派,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泸县“玄滩狮舞”更是汇集了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玄滩狮舞共有20多个表演套路,11种基本步型,9种基本步伐和12种表现情态,表现了小狮戏弄大狮、大狮爱哺小狮美趣。”玄滩狮舞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文才说。

新闻推荐

江阳区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再进一位

华西城市读本讯(刘学懿记者曾业)8月15日,四川省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度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情况,其中江阳区位居11位,较上年提升1位。与此同时,从排名的变化情况来看,泸州市龙马潭区进步神...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