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多点开花 公共文化不断涌现生力军

四川日报 2013-11-14 14:55 大字

近日,成都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文艺小分队走进武侯区机投镇潮音路广场,为群众带来歌曲、小品、相声、魔术等精彩演出,专业的表演赢得现场近千名群众喝彩。

市民学校里,文化工作者正一板一眼地为群众讲解;基层文化站内,工作人员耐心为乡镇文化骨干答疑;社区广场上,文艺小分队十分活跃……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公共文化人才。

□本报记者 庞峰伟

编制 文化人才留得住

缺乏专职文化管理人员,使不少乡镇和社区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成都市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把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纳入编制。

2009年,成都市出台文件,明确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每个乡镇(街道)要配备1名专职站长(主任),使用乡镇(街道)已配备的事业编制,同时,面向社会聘用1—2名专门工作人员。

“我不仅有编制,还享受街道中层干部待遇。”双流县黄甲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高勇刚告诉记者,这项措施激发了基层文化站长的工作积极性,“国家的重视让我们为推动文化惠民不遗余力”。

培训 服务水平上台阶

“从2010年至今,已培训了近200名公共文化工作人员,效果非常好。”泸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游书勇告诉记者,该县2010年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由川师的教授专家不定期对泸县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3年来,川师的数位教授专家来到泸县,就声乐、舞蹈、戏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培训。“县里出钱,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免费接受了专业的学习,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游书勇说,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搞下去。

重视对基层文化人才培训的远不止泸县。2012初,成都市实施了“公共文化百千万工程”,着力培养公共文化人才。目前,通过该工程已设立300余个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辅导点),培训1000余名专业文化辅导员,招募15000余名文化志愿者,免费培训30万余人次。

储备 培养文化“后备军”

除了重视现有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训,高校也积极储备文化人才。2009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设立文化管理系,专门培养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文化工作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几年来已取得良好成效。

谭年昊是文化管理系的大三学生,在该系学习的3年里,他和同学们基本每个学期都会有到博物院、文物局、文化站去实习的机会。该校文化管理系主任蒋小凡告诉记者,该系开设了文化经营管理、文化活动创意、文艺晚会策划、文化市场调查、合唱指挥等实践性颇强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据蒋小凡介绍,该专业还聘请了省内公共文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比如邀请了省图书馆的资深专家,请他们为学生答疑解惑,讲解公共文化领域的最新动态。“目前该系已有两批学生毕业,很多学生已经在为公共文化事业服务,受到群众好评。”

全国培训: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每年举办的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四川省图书馆、文化馆的业务骨干都能参与其中,重点加强自身政策法规、专业理论、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技能的学习和教学能力培训。基层文化业务骨干则能参加对市、县、乡镇级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等业务人员开展的培训班。

省内培训:采取以教带学,教学相长的方式,专题教学与教材论证相结合,现场教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实践模拟与参观考察相结合。

(庞峰伟)

新闻推荐

进入八月马志强的又一批蘑菇长开了泸州市泸县云锦镇花

进入八月,马志强的又一批蘑菇长开了。泸州市泸县云锦镇花园村的马志强是名退伍军人,他三年前回家乡,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租用牛市坎社区闲置的防空洞,与妻子艾忠蓉一起开始了蘑菇创业之路。刘学懿侯涛...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