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在兵:“新瓶装旧酒”的书者

四川日报 2013-03-08 16:37 大字

□本报记者 庞峰伟

日前,四川省第七届巴蜀文艺奖在成都颁出,泸县70后青年书法家李在兵在书法类评选中脱颖而出,作品“《世说新语》选抄”获得书法类金奖。

“我追求质实而妍美的风格”,李在兵师从蜀中名宿陈天啸,后请益于何应辉等书坛名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碑为基,以帖取妍,线条扎实,字势连贯,行云流水。对于书艺,李在兵有自己的看法,“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可读性、经典性、时代性三者皆备。”李在兵说,可读,即文字可读,有教化之功;经典,即技巧结字要有古人法度;时代性,指有时代特征,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李在兵非常善于利用横幅、竖条、扇面等书法作品的呈现形式。他有一个“新瓶装旧酒”的理念。“新瓶”是指书法呈现出来的最终形式,“它是一种新鲜的框架,书者可以自创”。“旧酒”则是古人几千年积累、延续下来的笔法精髓,“我们要琢磨着将之沉积到自己的笔下”。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在兵学书法前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天赋。“我在中师时写的字,算是班里最差的几人之一。”1988年,李在兵进入泸州师范学校学习,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的钢笔字和粉笔字都要像模像样,写字差的李在兵就被格外严厉督促,终于在通晓书画的政治老师罗文廉的指点下,开始走上书法之路。

“吃了不少苦”,李在兵说。夏天,李在兵写小楷,一次要写几千个字,为防墨汁风干,他不敢扇风扇,也不打开窗户。为了防止手臂和头上的汗水弄湿宣纸,他就穿起长袖,扎着毛巾,“如此写一整天,几乎全身都湿透了。”

1996年时,李在兵被调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纸不够用,他就将宿舍墙壁画上格子,在墙上写,墙壁被他写得密密麻麻的。“离开那所小学的时候,我还专门花钱买涂料请工人,将墙壁涂好才走。”

这一年,李在兵认识了当时已经70岁高龄的书画名宿陈天啸。当时李在兵家开了一家文具小店,他就趁着进货的机会,背着背篓,到泸州向陈天啸请教书法。何应辉、洪厚甜等书法界前辈也对李在兵的书法予以了指点。

李在兵的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性书法展。2011年,李在兵获得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优秀作品奖、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中国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奖,被书法界前辈戏称连中三元。

“我很感激老师们,没有他们的栽培,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李在兵说,他也要把所学传授给自己现在教的学生,这也是对帮助过他的人的一种报答。

新闻推荐

600年龙脑桥国庆迎来外地客

10月3日,记者在泸县龙脑桥看到,不少外地游客被龙脑桥的独特所吸引,来自成都的游客刘勇带着全家专程来观赏龙脑桥,他一边拍摄,一边对记者说,在明洪武年间就能有这样的工艺简直了不起,桥各部雕刻十分精美,...

泸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