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法律援助:16位农民工讨薪的“护身符”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攀枝花日报 2011-03-28 19:57 大字

“要不是市法律援助中心帮我们要回欠薪,我们连回家过春节的路费都没有。”3月25日,在某建筑工地打工的赵德旺(化名)感叹地说。

去年年初,赵德旺与15名民工受雇于泸县某建筑公司,修建一中学办公楼堡坎。他们约定工资按月支付,但工资一直未发放,直到去年11月工程完工,公司共拖欠16名民工工资10.8万元。为此,16位民工走上了曲折而艰难的讨薪路。

遭遇推诿 申请援助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却拿不到工资,既寒心又无助。”赵德旺说,在外打工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拿不到工资。

当时,他们找到承包工程的部门负责人程兴(化名)索要工资,而他却推说发包方未将工程款划拨,自己无能为力。而他们去找发包方,发包方说工资应该由承包商负责。

要不到工资,民工们感到很无奈。眼看就要过春节了,拿不到钱就回不了家,急得有的民工说想通过“武力”找程兴索要。

赵德旺想,即使把程兴打一顿出了气,但最终拿不到钱也是徒劳,说不定还得赔医药费。他当即劝阻了部分民工,并建议通过正规途径追讨拖欠的工资。

听说市法律援助中心能免费为农民工打官司,于是,他代表民工们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部门协调 达成协议

今年1月6日,赵德旺作为民工代表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他向工作人员讲述了他们讨薪的经过。他说:“雇用我们的老板一直赖着不给工钱,我们16个人不仅生活困难,就连春节回家的钱都没有,现在只能请求你们帮忙解决。实在走投无路,我们只有去上访。”

为防止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耐心细致地疏导民工情绪,一边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刘治成承办此案。

接手该案后,刘治成积极与每一位民工接触沟通,调查了解拖欠工资的具体数额及相关证据。同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查到了工程项目的有关情况,获得了第一手珍贵资料。

刘治成了解到工程承包商是一家外地企业,在攀枝花实际上只有程兴一个人负责,企业管理、档案账目以及承包工程情况较为混乱,加之在市相关部门预交的保证金只有1万元,要在春节前为农民工讨回工资难度很大。

刘治成说,如果走诉讼程序,周期长、环节多,无法及时兑现工资;如果走调解之路,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化解矛盾纠纷,让民工及时拿到工钱最为理想。

为此,刘治成找到市大调解协调中心、市清欠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城建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反映民工诉求,请求给予最大支持。

随后,市大调解协调中心、市清欠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城建局有关人员组成调解工作组,组织发包方、建筑公司负责人、程兴以及民工们协商解决此事,刘治成作为委托代理人参加。

在协商中,程兴承认拖欠民工工资,但他以工程款未全部划拨为由要求延后支付,同时他还指出所欠工资与实际所欠金额有较大出入。

对此,刘治成立即出示收集到的数十份关于工资发放的证据,要求程兴提出其中有异议内容。程兴面对翔实的证据,只得承认。

随后,调解工作组对程兴进行了思想教育工作,刘治成则从法律角度阐述了必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过长达两天艰苦细致地工作,最终促使程兴与农民工们达成了调解协议,并承诺于1月15日全额支付工资。

政府撑腰 拿到工钱

赵德旺说:“原本以为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拿回我们的工钱就应该没问题,谁知到了1月15日,程兴却没有任何反应。”

于是,赵德旺他们又来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刘治成多次与程兴联系,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1月17日一大早,一位民工与妻子、儿子带着一包包行李直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哭诉一家人两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借老乡的钱买了下午的火车票,但工资没有讨回,身上无钱,寸步难行。

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刘治成立即到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清欠办等部门反映这一突发情况。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中午时分,程兴最终把10.8万元工资交到民工代表赵德旺手中。

当把工资发给那位等候的民工时,他紧紧握住刘治成的手,嘴里不停重复着:“谢谢你们为我们追回了工钱。”下午,这一家人准时坐上了火车。

拿到工钱后,赵德旺等10多位民工终于松了一口气,踏实地回家过年去了。

过完春节,赵德旺他们又来到攀枝花打工。他说:“虽然遭遇了欠薪,但有政府撑腰,以后再遇上拿不到工钱的事,我们心里也有底气了。”

新闻推荐

我公司郑重声明从未刻有项目部公章提醒以我公司项目部

我公司郑重声明从未刻有项目部公章,提醒以我公司项目部为名义签订合同的单位及个人,借我公司名义对外打条借材料和租用机具的个人及盖凡有我公司私刻印章的一切合同及相关的所有文件,我公司均不...

泸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