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她一个工作的机会·追踪 本报搭桥 多方努力 六旬母亲的“坎”快迈过去了

川江都市报 2020-11-28 00:52 大字

合江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到陈晓兰家进行入户调查

昨晚,泸州市合江县甘雨镇村民陈晓兰(化名)接到通知,村社将帮她重新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陈晓兰难掩心中喜悦,立即将这一喜讯告诉记者。

11月20日,本报报道了陈晓兰因年满60周岁,即将失去现有工作,而她的一双儿女尚在上大学,面临没有学费继续完成学业的困境。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社各界的关注,有热心市民联系本报,表示愿意向陈晓兰提供帮助。同时,当地民政部门也再次对陈晓兰的家庭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核实,并帮她重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金。

近段时间,陈晓兰担心迈不过的那道“坎”,终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渐渐烟消云散。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 摄影报道

求助

失去工作,读大学的儿女咋办?

11月16日晚,一个陌生电话打进记者的手机。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无助、焦虑和不安:“我过了60岁,接到通知说这个月过后不能再继续上班了,今后咋办哦?”打电话的正是陈晓兰,她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还在上大学的一双儿女。如果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很可能面临失学。

这已经不是记者第一次与陈晓兰打交道。第一次采访陈晓兰,是因为她作为残疾人家庭的单亲妈妈,严守与爱人生前“一定要让孩子们都能上大学”的约定,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送进大学校门。后来,她为了给孩子们凑齐生活费,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陈晓兰很忙,白天基本没有空闲时间,过了两天,记者才与她约好见面的时间。11月18日中午,记者如约来到合江。刚下车,就见到一个女子在街对面张望,并不停地挥手示意。尽管与陈晓兰只见过一面,但记者凭着依稀的记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为了我的事情,又麻烦你这么远过来。”见面后,陈晓兰的第一句话,竟是向记者表达歉意。第二次到陈晓兰家,一下就回忆起两年前的场景。记者注意到,陈晓兰家还是原有的家具,连位置都没有变化。印象最深的,是张贴在两面墙上的奖状。陈晓兰告诉记者,在爱人刚去世那两年,她过得特别艰难,但每当看到孩子们捧回一张张奖状,又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刚一坐下,陈晓兰就端来一杯茶,递上两个桔子,“乡下拿来的,解解渴”。“我这次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才麻烦你,看能不能帮帮我。”陈晓兰抹着眼泪说,如果不能继续工作,只要能申请到助学贷款也好。实际上,她真正看重的,是有了“低保户”的身份后才能够助学贷款,解决两个孩子的学费问题。

爱心

各界积极响应,愿为其提供帮助

走出陈晓兰家,记者随即联系了市、县、镇民政部门,以及甘雨镇黄桷村两委,咨询民政救助的相关政策,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陈晓兰的家庭情况。

11月20日,本报报道了陈晓兰家的情况后,引起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有市民联系本报,表示可以提供一定帮助,助陈晓兰的两个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市民陈先生表示,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特别理解陈晓兰的难处,如果陈晓兰失去工作,可以提供帮助。还有市民建议,希望能组建一个爱心群,每人每月只需捐资10元,“如果有200人参与,每个月就有2000元,也够姐弟俩的生活费了。”

随后,陈晓兰所在的甘雨镇黄桷村两委也迅速行动起来,再次联系陈晓兰核实其家庭情况,着手帮助申请办理临时救助、社会救助以及民政救助。此前,通过大数据比对,确认陈晓兰家有一套商品房,且务工年收入近2万元,因此暂时取消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但陈晓兰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因两个子女在上学,每年刚性支出约4万元,根据最低生活保障金“补差”的相关政策,陈晓兰一家三口可申请每月约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11月25日,合江县民政局派工作人员到陈晓兰家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其家庭成员情况、刚性支出情况、家庭财产状况等。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了解到的情况,还要通过大数据比对,最终确认是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报条件,“即使不能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民政部门也会通过其他渠道,帮助陈晓兰申请救助”。

进展

已填写申请表,进入重新申报程序

按照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相关程序,需要个人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提供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家庭收入状况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村民委员会向户口所在地的镇政府提出申请。

昨日,陈晓兰已经填写了申请表,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也在完善中。甘雨镇社事办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核实;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对申请人的家庭生活状况和核查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随后,将相关材料上报到甘雨镇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再由县民政部门审批。

该负责人表示,从前期了解到的情况看,陈晓兰子女上学每年的刚性支出比较大,符合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相关政策。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按照程序积极申办中,将尽快为陈晓兰重新申报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她的后顾之忧。

截至发稿前,陈晓兰发来信息,如果最低生活保障金能够申报成功,就可以再申请助学贷款,让孩子顺利毕业。

回顾:

六旬母亲盼望继续工作

陈晓兰年轻时与爱人在外务工,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爱人突然生病,家里的顶梁柱就倒下了,不仅没了收入,为了给爱人治病,还花掉了务工多年的积蓄。爱人去世时,家里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

2018年,陈晓兰的儿女双双踏入大学校门,因为是“低保户”,申请了助学贷款,才让儿女顺利入学。而为了能够凑齐生活费,她一个人将原本是两个人的工作揽了下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最近,陈晓兰被告知因年龄超过60岁,不能再继续从事工作。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她担心上学的两个孩子无法毕业。

今年10月,因为陈晓兰名下有商品房,最低生活保障金被暂停发放。这意味着,陈晓兰的子女不能再申请助学贷款,学费也没有着落了。

在陈晓兰看来,爱人患病去世,是她人生的第一道“坎”,好在已经挺过来了。这次是她人生中又一道“坎”,“不知道还能不能迈过去”。

新闻推荐

川渝启动首次交通运输联合执法

川渝启动首次交通运输联合执法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杲)11月11日下午,泸州市合江县临港街道,合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