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1-05 06:39 大字

□本报记者 刘佳

“合作社成立了3年多,今年9月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我们带动全村100多名成员种了300多亩花椒,今年鲜花椒的产量达5—6万斤,预计后年进入盛产期后,产量能达到30—40万斤。”10月30日,合江县丰硕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才说,他们正计划引进花椒烘干设备,带领农户创造更高的收益。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已达10.2万家,较2018年底的9.9533万家增加约2400多家,覆盖了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10大“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发展形式日趋多元多样,部分农民合作社进入了农产品烘干冷藏、流通加工、集散批发等行业领域,一大批民间工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土地股份、集体经济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助农增收效果良好,脱贫攻坚成效彰显,为推进四川省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加强联农带动作用

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

罗洪军是汉源县皇木镇万胜社区4组的蔬菜种植大户,2017年4月,他发起并成立裕康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莲白、三月瓜、辣椒等应季蔬菜,主要售往成都、宜宾、云南、贵州、重庆等地。该农合社一个家庭种5—6亩蔬菜,每年就有3至4万元的纯收入。

裕康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仅有成员50户,因为种植效益可观,目前已扩大到124户,带动蔬菜种植500多亩,合作社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农户与合作社双赢。

农民合作社是小农户对接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多年发展,四川省农民合作社已成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中坚力量。据统计,2018年,全省农民合作社经营收入420.3亿元,提留公共积累及风险金总额3.7亿元,实现可分配盈余70.2亿元,同比增长3.7%,入社成员户均可分得盈余1684.3元,其中按交易量返还成员总额45.9 亿元,占可分配盈余65.4%。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 3”产业体系,离不开农民合作社的联农带动作用。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推广生产托管、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合作方式,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合江县法院 公开审判两起损害环境资源典型刑事案件

在巡回审判现场,数百名当地群众旁听了庭审。本报讯(朱慧萍记者曾臻)10月16日,合江县法院巡回审判庭公开审判了两起损害环境资...

合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